勵志人生首頁觀後感

唐山大地震影評

唐山大地震影評(一)

作為一部“中國特色”的大片,《唐山大地震》其實並不是一部很多人想像中的“災難類型片”。雖然在影片開場藉助外國特效團隊再現的唐山大地震場景。可以說是中國電影特效水平到目前為止的最高體現,但這部電影最重要的價值仍然不在於對災難場面的展示和個人英雄主義的頌揚。如同《唐山大地震》的英文片名《餘震》一樣,這部電影其實講述的是那些倖存下來的普通人,如何在地震之後的漫長時光里,重新找回丟失的家庭親情。從這個角度來說,《唐山大地震》如果一定要按照類型片分類的話,它更應該算做是一部家庭倫理電影。

但無論《唐山大地震》是一部災難片還是一部家庭倫理電影,它都不是一部適合全家觀影的影片。由於影片故事所涉及到的極端環境下的慘烈人性選擇,以及微妙複雜的兩性情感關係,加上影片開頭和結尾的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的場景再現,我個人建議未成年觀眾不要觀看本片。

但對於大多數成年觀眾來說,《唐山大地震》則可能是一部能夠打開他們情感閘口的電影。《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保持了馮小剛導演一貫的敘事風格和水準,對於那些期待看到一部藝術精品的觀眾來說,他們很有可能會失望。整部電影除了開場大量藉助外國特效團隊才得以實現的地震災難場面外,其餘的大部分時間裡,《唐山大地震》的電影技巧都沒有超過《手機》和《集結號》這兩部電影。

作為一部從小說改編的電影,《唐山大地震》雖然具有一個氣勢很大的片名,但它的故事卻仍然沒有完成類型化敘事的突破。原著小說《餘震》以姐姐的故事為主線,完成了一個跨度三十年的故事;而電影《唐山大地震》則將故事主線分散為三條,分別是母親、姐姐和弟弟,而且母親的故事線索明顯是支撐起整個電影故事的主線。這個電影故事的切入點和改編思路,很技巧地迴避了這三十年中國社會發生的激盪變革,而是將故事的重點放在一個普通家庭的情感變遷上。

作為一部有唐山市政府參與投資的大製作影片,這種改編思路在當下的市場環境中,自然是一種最為安全的敘事策略。整個故事的重心從姐姐轉到母親,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這部電影的市場切入點的改變。如果《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仍然以原著中姐姐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之後的曲折人生經歷為主線,整部電影的故事格局就會落入到相對私人化的個人情感體驗範疇,勢必無法容納各個投資方在敘事和資金方面的要求,無法成為一部“中國式大片”。而現在電影將故事重心放在母親身上後,整個故事就從相對私人化的情感表述,轉變為更加通俗的家庭倫理故事。從當下中國觀眾對於這種故事的接受度來說,雖然整個故事仍然停留在電視情感劇的層面,但無疑增加了觀眾對這個故事的認可程度,擴大了觀影人群的基數。

作為一部目的明確的商業影片,《唐山大地震》並沒有將重點放在唐山大地震事件本身,或者改革開放三十年中的普通中國人心靈史的層面,而是運用了大量通俗劇手法,渲染和強化了一個唐山大地震背景下的奇情故事。整個電影故事的三條人物主線按照時間順序平行鋪開(但同時又非常技巧地錯開了所有過去三十年中的重要標誌性年份),三個主要人物幾乎毫無變化地跳躍完成了三十年人生歷程,濃縮了幾乎所有人生苦情場面。對於大多數普通觀眾來說,在觀看《唐山大地震》的過程中,只要觀眾願意在影院的黑暗中開閘泄洪,那么流淚這種生理反應幾乎是不被個人主觀意願所控制的。換句話說,只要觀眾還是一個具有正常情感模式的人,只要觀眾不去故意違抗自然的生理反應,那么在看到《唐山大地震》中的諸多悲情段落時,流淚幾乎是一種必然的觀影反應。

這種配合商業策略的電影手法就其本身而言並無對錯之分,現在的觀眾需要一部能夠讓自己釋放各種壓抑情緒的催淚電影,市場就自然會提供。但是作為一種流行文化的快速消費品,《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又要面對另一個不可迴避的現實問題:這部電影所講述的巨大災難和無法痊癒的心靈傷痛,都曾經真實地發生過,而且現在還在諸多普通人的心中悄然延續著。

《唐山大地震》等於是被迫遭遇了這樣一個幾乎是永恆的電影話題:如何完美地平衡一部電影的商業和藝術元素。從《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來看,它明顯是無法完成這樣一個艱巨的使命的。這部電影中出現的元妮一家人,固然悲慘的身世令觀眾不得不哭,但如果我們將視野上升到民族集體回憶或者普通中國人心靈史的層面來看這部電影的話,我們就會疑惑地發現,這部電影中元妮一家人幾乎完全是和真實社會隔絕開的,這部電影的敘事結構中甚至連元妮家的鄰居都沒有出現過。

雖然從敘事策略來看,這種幾乎是架空的故事手法無論從審查角度還是從市場角度都相對安全,但從藝術角度來說,這一點就成為這部名叫《唐山大地震》的電影的巨大缺憾了。片中和真實歷史有密切相關的事件寥寥無幾,除了直接構成敘事基礎的1976年唐山大地震和2008年汶川大地震外,就只剩下1976年毛主席逝世這個具有標誌性的事件了。但是在《唐山大地震》中,這個意味深長的歷史事件變成了一個和影片故事以及人物命運毫無關聯的一個奇觀性的視覺展示,從電影角度來說幾乎是令人費解的:如此巨大的社會變革,卻沒有和電影中的任何一個人任何一件事產生任何聯繫,那么在電影中對此事件的展示,其目的又是為何呢?

如果我們放棄對《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在藝術層面上的要求,僅從文化消費產品的角度來看《唐山大地震》,我們就能很明確地看出,它所有的敘事技巧都服務於一個明確目的:滿足觀眾的好奇心和情感消費訴求,通俗點說就是要滿足觀眾進電影院看到一場真實災難的再現並為之灑下同情淚水的欲望。

作為一部現實題材的影片,特別是它的故事基礎是一場發生在34年前的真實事件,如何處理大多數觀眾在進行文化消費的同時必然產生的內疚或憤慨心理,則是《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在行銷過程中所需要進行的微妙平衡。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作為一個民族的集體傷痛回憶,用何種歷史觀和態度來看待這場至今仍在悄然延續的集體傷痛,則會是觀眾能否和這部電影取得相互諒解的關鍵。而能夠營造出一個適合全民參與的情感宣洩氛圍,或許會是這部電影完成市場使命的關鍵所在。

唐山大地震影評(二)

影片伊始,遮天蔽地的蜻蜓預示著大震的來臨。電影並沒有一開始直接展現地震的威力,而是為我們呈現了一家四口的溫馨日子。既為影片鋪墊了劇情、人物關係,還反襯了地震的殘酷和對人類的危害。

影片通過汽車的行駛和幾個孩子的追逐增強了電影的真實感,讓我們看到了那時的唐山市的景貌,如筒子房、老電影院,還有那時的人。而要展現地震的實在的威力則更多地依靠特效了,不得不說,電影特效的發展確實使一些歷史事件能夠依靠人的想像而呈現出來。夫妻倆不在自己屋裡親熱,卻要跑到外面的大卡車上,也是意在地震來臨後能夠通過他們的行走來引導我們觀看地震真正來臨時的威力,難免有點刻意,還不往家跑,在那晃晃悠悠幹嗎呢?!人類真是太渺小了,活生生的人就那樣被落下來的水泥板和磚塊壓倒、吞沒。

有人看過《唐山大地震》後給馮導一個名號,“國民導演”。當時看了之後,我不以為然,我覺得這樣的名號應該給張藝謀。然而真正地看過這部電影后我懂了。許多人認為《唐山大地震》是一顆催淚彈,而其催淚之處就在於其所表現的中國的人情倫理。大地震導致家庭分崩離析,元妮(徐帆飾)大罵:“老天爺,你個王八蛋”。面臨兒子與女兒的抉擇時,考慮到丈夫已死,兒子也是最小的,為了續後元妮只能選擇兒子,雖然手心手背都是肉,雖然之後當母親的她為此悔恨了後半生。以及當元妮與方登再次相遇,她只能跪下祈求女兒的原諒。在這一點,電影很高明,母親的下跪從洗番茄入手,開篇輕描淡寫的一個伏筆,此刻成了最催淚的情感強心劑,任你鐵石心腸也被軟化了。沒別的,就一個番茄。

唐山大地震影評(三)

我要先從馮導的一條微薄說起,他在新浪的微薄上這樣寫道:遇熱心人苦口婆心勸我治療臉上的白癜風且免費獻出祖傳秘方,在此一併叩謝。這病在下就惠存了。不是不識好歹,皆因諸事順遂,僅此小小報應遠比身患重疾要了小命強。這是平衡。也讓厭惡我的人有的放矢出口惡氣。再者即使治癒,我也變不成黃曉明,頂多就一不用打底色的杜月笙。

凡事諸事順遂,這是我們都應該明白的道理。中國人從08年開始,或者說從更遠久的時候開始,就已經開始經受了各種各樣的災難,無論外敵入侵,還是自家內訌,無論地震雪崩,還是乾旱洪水。有人總說:多難興邦。有人也說,這是輪迴。不管怎么說,中國講究的水來土掩兵來將擋,就是講求的一個“中和”和“以不變應萬變”。

這部馮導的電影《唐山大地震》,你要問我哭了沒。當然哭了。我是一個敏感的人,特別容易受到各種各樣的細節感染,在電影當中,有各種各樣的情節等著你,給你下幾個催淚彈,如果你真的沒有哭,我倒覺得不正常了。

畢竟,我們都是見過、甚至是經歷過地震的中國人。相信很多的人都已經知道,這部電影是改編自《餘震》,然後就上了一個討巧的名字,其實講的是地震之後的事情。這讓我想起了《2012》,他們兩者其實沒有可比性,一個宣傳的是災難背景下的情感,一個就是典型的災難劇。但是,兩部電影的片名倒是異曲同工。《唐山大地震》這個名字一公布,馬上就會有無數的人被吸引,我相信很多人都是抱著災難片的感覺去的。

關於馮導,我相信很多人有一個這樣的認知,我在大學的時候就經常聽同學說,他是中國最本土的導演,他知道中國的觀眾需要什麼,他也善於挖掘那些觀眾看不到的細枝末節,然後無限放大,不管是搞笑還是催淚,都自成一派,成為了現在中國最大牌的導演之一。你如果非要說他有什麼大智慧也可以。不過在我看來,他是有很多小聰明,而正是因為這些小聰明,才讓馮導變成了今天的又本土又大牌的導演。

我相信,拍攝這樣一部有關地震題材的電影,是有風險的,也是需要技巧的。我們對地震這個話題太敏感了,雖然像我這樣的年齡沒有經受過唐山大地震,但是我聽父輩人說起,還有很多的內幕和各種民間傳言。所以,面對這樣沉重的話題,我相信很多人都會心懷謙卑和感恩,去看待這種電影,而電影也基本上達到了我們的預期,但是,離開了地震,離開了我們心中的那些感通,還能說些什麼呢?

這部電影絕對不是災難片,如果你抱著去看災難片的心情去,那么肯定會失望。地震的場面和時間也很短,只是加了一個2332的噱頭,而從這32年上,也是把一家人的悲歡離合放在了一起,濃縮出了一部在地震背景之下的悲情劇。也就是說,即使你遠離了地震這樣的背景,這個故事是依然有據可依的,這就是小聰明的地方。

我曾經問過一位在唐山的朋友,問他看了這部電影沒有,他說看了。我說什麼感覺,他說沒什麼感覺,我又問那你家人呢?他說也都一般。就覺得假了一些,不夠真實。我說哪裡假?他說,感覺。

如果離開了地震這樣的背景,這也就是一部家庭的倫理劇,如果這個家庭不是發生在地震的唐山,而是發生在其他地方,一開始的離散和痛苦,到最後32年到汶川的相遇,都可以作為一部不錯的催淚彈。但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如果,電影就是發生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這也造成了本來哪裡都可以的故事,擁有了它的特性和特殊的地方。

不過可惜的是,電影在對人性的挖掘上,我覺得還略有欠缺。只是幾個演員演的可圈可點,比如老戲骨陳道明,張弛有度,而鏡頭的感覺也堪稱是一流,內斂之中的那種爆發力和對於大災難面前的那種隱忍,看著著實讓人揪心,張靜初的表演也算中規中矩,雖然沒有在《孔雀》中那么的有亮點,但是也已經不錯,徐帆就是電影當中最大的催淚彈了,無論是歇斯底里的吶喊還是佝僂的背影,鼻子總是酸酸的。另外陸毅,算了,跑龍套吧。

如果你要把這部電影單單看做是一部催淚的感人影片,那么它是成功的。大段大段的情節,大起大落,大喜大悲,然後陡然直下的催淚效果,都是十分明顯的讓你哭讓你感受悲痛。這一切都應該歸功於馮導的小聰明,他一向拍電影有目的性,無論是讓你搞笑,還是讓你哭,再加上他對演員的那種戲份的了解和把握,你要說這部電影,催淚效果不夠,我覺得是牽強的。電影當中所有的情節和導演設定的橋段,都是為了哭點去的,所有的那些悲痛和愛恨,親情和愛情,歡笑和淚水,都是中國的觀眾所關注和喜歡的,而且這次正中下懷。

但是,如果單單是一部催淚的電影,那么大家肯定都是買賬的。可是這又是一部特殊的電影,他的故事發生在了絕大多數人都不想再提及的唐山大地震上。這就有猶如一種,一個普通的東西,加上了特殊的敏感的背景,那么本身也就是不再普通了。而我那位在唐山的朋友說,聽他的父母說當時其實不是這樣的情況,電影裡好多的地方其實都是現代的影子,所以在感覺上就是在看電影,不是在看自己的曾經。

電影2個多小時,如果拋開地震的背景,就是講述了一個簡單的故事,電影中間的部分明顯拖沓,跨度的時間本身就長,又加上好幾條線索,主題也比較的分散,然後再電影的後半段,直接用幾個現代的標誌來轉換時間,明顯示卡在了那裡跳脫不開。也就是說,這本身可以拍好幾個長篇的故事,硬是加塞在了幾十分鐘裡,人物的反應和那些情節之間的關係,顯得牽強和生硬。

另外就是大家都批評的廣告的植入問題了,儘管現在吵得是沸沸揚揚,但我依然覺得廣告注入不怕,但是你要植入的自然和得體。()一個普通的老百姓家能吃飯就和劍南春嗎?還是在大災難下買保險就買某某品牌。我覺得都不得體,生搬硬套,讓我想起了湖南醜女好醜里所有的浴衣都是多芬。

馮導總是強調這部電影很感人,用多少的數據來說多少人看他的電影潸然淚下,紙巾都不夠用。但是,催淚的電影和偉大的電影,還是有區別的。光是通過製作催淚彈來彰顯人性,還是要在情節里講人性發揮得淋漓盡致,往往就在一線之間。所以,如果是催淚電影,合格了。如果是偉大的電影,還遠遠不夠。

地震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那些感人的事情,不是歇斯底里,更不是之後單純的援建,而是在內心當中油然而生的悲愴,感受到生在危急關頭的渺小和在大愛之中的磅礴,而更多的故事,是需要我們去挖掘、去尋找、去用自己的內心感受。這種感覺,或許再怎么拍電影也無法呈現,或許更多的時候,我們的那種期待總也不能夠實現。

還是那句話吧,離開了地震,面對它,我們應該說些什麼。而除了讓觀眾留下對地震回憶和緬懷逝者的眼淚,是不是更應該更多的思考和回想。馮導肯定也明白,逗你笑之後思考容易,而讓你哭之後思考,卻是難上加難。

——面對批評有兩種態度:一種是虛心接受,拿批評當蜜喝;一種是本能的不高興而且當時就掛臉。從人性的角度分析,前一種人起碼是不真實的,言不由衷,往輕了說是虛偽,往重了說是陰險。和這種人打交道要小心。和後一種人交朋友就塌實多了,起碼丫不是一處心積慮憋著壞準備當聖人的陰謀家。不信你可以試試。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