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觀後感

機械師影評

機械師影評(一)

《機械師》裡,傑森斯坦森矯健的身手,硬朗的動作風格以及他雷厲風行的行事風格,依然跟《非常人販》、《怒火攻心》裡一樣,令動作片迷嘆為觀止。尤其開頭一段將對手置於水中窒息而死的戲。人物情節一氣呵成,讓人看著非常的過癮!這個殺手的頂尖形象不言自明。雖說不能成為一部經典,但還算是一部好看的動作片,

做為一部殺手電影,這片子則讓我們看到一個真理:勿動情,動情你就完蛋了。你的殺手生涯就結束了,還有可能因此付出生命的代價。古往今來,成功的殺手都是要在情感稀薄的世界裡生存的。君不見史上最著名殺手萊昂就因為一時心軟對小蘿莉開了挽救生命之門,最後落得身手異處。不過話說回來,萊昂如果沒死,他就不是史上最著名的了。當初的小蘿莉也不會成為如今的奧斯卡影后了。

諸君請不要相信《殺人三部曲》裡,拉美情人安東尼奧。班德拉斯深情地彈著吉它,銷魂的眼神時不時與海耶克調調情就能殺人於無形的故事情節。這純粹幻想來著。機械師里的殺手亞瑟就聰明多了,不僅殺人不留蛛絲馬跡,將自己徹底整成一個隱形人。而且深懂殺手不能感性的道理,教會史蒂夫的第一招就是要理智。影皮的高潮部分是知道自己被騙,殺了好友哈利,於是夥同好友的兒子史蒂夫浴血復仇的情節,他為這次憤怒地反擊付出的代價是差點死在史蒂夫的手上,好在最終殺手的執業嗅覺挽救了他。最終理性回歸,殺手面前好無情面可留,哪怕是摯友和摯友的兒子。

我不是一個動作片迷,看華語動作片的時候,經常會問:他為什麼不用槍呢?除非看火器還沒出現時代的古裝武俠片。當然歐美的動作片很多時候也不能免俗。我就很想問,傑森斯坦森上一次在史泰龍的《敢死隊》裡為啥老不用槍?老整那例不虛發的飛刀,你以為你是小李飛刀啊?可喜的是機械師在這方面做得很好。要使槍、要爆炸的時候,決不顯擺動作,特有真實性。沒有為動作而動作,在如今的動作片裡是非常的難能可貴。

老實書,《機械師》裡傑森這個殺手還是很有信服力,如果讓我去想像一個現實生活的殺手是什麼樣子的話,一定是有亞瑟這樣的冷靜和智慧、還有無情。只是可能想像不出有這麼好的身手。但是……,但是我們還是接著崇拜帶著浪漫氣息的里昂吧,電影裡情感的真實遠比生活的真實更吸引人。你說是不?

機械師影評(二)

這句話是影片《機械師》中刻在手槍上的一行字,其簡潔明了的哲理性,正好對應和驗證由傑森·斯坦森所扮演的主角那戲劇性的結局。事前有所提防或應對,就會有很大的機會避開或脫離即將可能引發的危險並反轉贏得勝利。

4000萬美金的投資額,在好萊塢只能算是中等規模。因此,《機械師》全片給我的觀感始終是高不成,低不就。

所謂高不成,就是《機械師》缺乏好萊塢大片那種震撼人心的特效,千篇一律的打鬥,追逐和槍戰等,這些內容都有些審美疲勞。現實情況是如今純粹的動作片已經不像以前那麼受觀眾歡迎。即便有鐵桿的「動作冬粉」支持,其人數並不足以支撐高額的票房,《機械師》在北美的上映狀況可見一斑。

而所謂低不就,則是以《機械師》本身的影片質量來看,還算過得去,屬於中等水平,劇情和特效兩方面都不是很爛。雖然片中不少橋段似曾相識,沒有多少新鮮的創意,只是單從影片的節奏感,影像風格極其流暢性而言,《機械師》也是一部不錯的商業動作片。

傑森·斯坦森是影片中一大亮點,不是說他演技如何,而是其較強的個人魅力,為《機械師》增添許多看點。那張冷漠又深沉的招牌式表情,時時刻刻在向觀眾顯示他的「酷」和「帥」。當然,直到目前為止,傑森·斯坦森在其主演的電影中,幾乎都是這副摸樣。然而,只要觀眾買帳就行,如果哪一天看膩了,不想再看,那麼他的演藝事業或許真的到頭了。只是眼下,起碼在《機械師》這部影片裡,傑森·斯坦森依舊招人喜歡,可能確實應了片裡那句話:勝利屬於有所準備的人!

看了《機械師》後,我覺得他所扮演的殺手角色很有氣勢,也很有腔調。沒有感覺其在表演上有什麼誇張或做作之處,也沒有故意裝酷裝帥的情況。除了片尾懸念設定太過明顯,太露痕跡以外,其它大部分的劇情,站在商業電影的立場,應該具有較強的觀賞性。

勝利,無論對於《機械師》裡的主角,還是影片自身的票房都是至關重要。成功的前提是努力和認真,我把這兩點理解為有所準備。演員表演也好,電影拍攝也好,事前準備的越細緻,越周到,那影片的成功率也很高。

《機械師》不算是高質量的娛樂大片,卻也同爛片保持了一段距離。由於投資的限制,影片的動作場面只能用「一般」來形容,可若從休閒娛樂的角度去考慮,我認為《機械師》能夠幫助觀眾打發無聊的時間,享受影片所帶來的刺激和快感。好比吃飯用餐,《機械師》不能令觀眾的視覺和聽覺吃飽喝足,卻能暫時充飢解餓,哪怕只是墊飢也比餓肚子好。

最後建議傑森·斯坦森要繼續準備,多花些功夫,及早擺脫二流動作片明星的稱號。酷和帥固然好,但表演猶如白開水似的狀態,絕不會是好事。想要進一步提升其演藝事業,他還需要多多準備。否則,勝利的到來,將是遙遙無期。

機械師影評(三)

初看到西蒙·韋斯特要執導拍攝《機械師》的訊息時,我還以為這位運勢高開低走的英國導演要翻拍布拉德·安德森的同名經典驚悚片。但再一看演員名單,傑森·斯坦森赫然在列,心想這斷然不是翻拍上一部《機械師》的作品。因為就算傑森·斯坦森為了以示敬業心甘情願把一身的肌肉減成克里斯蒂安·貝爾那般骨瘦嶙峋的驚悚樣,相信他那身材火辣性感的模特女友也不答應,一身骨頭,激烈運動時磕到了多疼呀。再說了,剛剛在《敢死隊》裡把史泰龍交出的好萊塢頭號動作明星的接力棒握在手中的傑森,似乎也沒有必要為了證明自己的戲路有多寬,而大費周折把自己的身體當氣球玩。趁著當打之年,全身心投入到動作片的領域中,並將此項事業做好做大做強,才是傑森當下的首要目標。而《機械師》顯然符合現階段傑森選片選角的需求。

《機械師》講的是一個從經典著作至山寨電影都常拍不衰的題材:一個殺手殺人之後,才發現自己被人利用了,於是怒不可揭,報復雪恥。雖然已是老生常談,但西蒙·韋斯特依然試圖賦予影片一些不一樣的內涵。

在影片中,「機械師」是一種類似品牌的殺手代號,他在殺手行業中的地位,大概就跟汽車界裡的勞斯萊斯,飲料界裡的可口可樂,IT界中的微軟一樣,他的手法一流,技藝了得,殺人猶如家常便飯一般。但從表面上看,「機械師」又如同現實生活中普普通通的機械師一樣,對機械精通到骨髓里,卻從來不如那些生活在時尚圈裡的設計師般高調與張揚。西蒙·韋斯特正是利用這種反差,在影片開場不到十分鐘的時間裡,一氣呵成地展現了「機械師」亞瑟(傑森·斯坦森飾)工作與生活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狀態。在執行任務時,亞瑟精確計算,充分考慮了地理環境、人類心理、眼光判斷、普遍反應這些要素,沉著冷靜地擊殺敵人,並製造意外死亡的場景,完全避開公眾懷疑的目光。而在完成任務後,低調地離開現場,回到自己遠在郊外的住所,聽著悠揚的音樂,銷毀一切與獵殺對象有關的信息。這樣的安排,成功地塑造了「機械師」機智勇猛、品味高雅的高大形象,立馬將其與其他電影中那些「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殺個小弟搞得整個城市的警察都出動進行圍捕的二流殺手拉開了差距。

當然,電影不可能成為亞瑟持續殺戮的個人秀,但不管劇情如何演變,西蒙·韋斯特始終把持著影片的第一基調,那就是:無論是精心布置還是倉促開戰,無論是主動出擊還是被動反擊,都要通過亞瑟的頭腦和身手,反覆刻畫「機械師」高超的策劃意外死亡的能力。()雖然這其中依然有著許多的硬傷——比如製造窒息式自慰致死後,怎麼就沒有清除現場指紋呢?又比如亞瑟與另一個殺手在公車上打到翻天覆地,混亂的場面如何能逃過警方的法眼——然而,頗具特色的設定仍然讓影片呈現出與大多數中小成本動作片不盡相同的韻味。

從影片的人物設計來看,一個冷中帶溫的殺手,加上一個父親被害淪落江湖的小生,倒是與《這個殺手不太冷》有幾分相似。而亞瑟不但在平時訓練史蒂夫(本·福斯特飾),甚至還帶著他實地觀摩,這般「照顧」有加,當然是因為亞瑟的內心始終存在著愧疚與困惑。但是,如果認為亞瑟會因為這份愧疚和困惑,而在史蒂夫要報仇雪恨時,就像絕大多數影視作品中所塑造的人物那樣,突然良知爆發,對於之前所作所為懊悔不已,流下傷心的淚水,進而安詳地閉上雙眼,束手待斃,而史蒂夫則帶著擊殺仇人之後的那份快感與落寞,消失在血一樣艷紅的夕陽中,從此江湖開始了一段關於他的新傳說,那就大錯特錯了。影片跳脫了俗套,最終與現實接軌,能活下來的,永遠是技藝高超之人,而非所謂的站在道德與良知的相對制高點的人。

整體而言,本片的節奏相對明快,敘事也較為流暢,幾乎沒有參雜太多與影片主題無關的內容,甚至連亞瑟與妓女間的露水情緣都只有廖廖幾幕——雖然只是廖廖幾幕,區區幾句,也足以表現出亞瑟與妓女之間「同是天涯淪落人」的相惜之情。一氣呵成的快感,換來的是快意恩仇的爽感。然而,由於影片既沒有複雜的劇情或是深邃的內涵,也沒有宏大的場面,很容易就被觀眾認定成一根筋式的B級動作片,從而否定影片的其他優點,進而影響口碑。4000萬美金的投資在全球只換來了剛過5000萬的票房成績,似乎也就成了意料中事,只是可惜了傑森·斯坦森出色的表演和影片帶來的酣暢淋漓的觀感。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