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觀後感

我的名字叫可汗影評

我的名字叫可汗影評(一)

影片由在印度婦孺皆知的萬人迷影帝沙魯克?罕擔綱本片主演,2009年沙魯克?罕去美國宣傳電影時在新澤西州的紐瓦克機場遭遇扣留,被問話達兩個小時,原因僅是他的伊斯蘭教名字,最後由印度大使館出面交涉才獲放行,而本片的部分情節與現實驚人的相似成為一大看點。

片中主角患亞斯伯格症(可歸為自閉症),有著超常的記憶力,這讓人想起《雨人》中由達斯汀?霍夫曼飾演的雷蒙,雷蒙患有自閉症,也有超常的記憶力,對數字極為敏感。還有一點相同,他們各有一個兄弟,而且關係並不和睦。不同的是,《罕》中的主線是愛情,《雨人》中的主線是兄弟二人的親情。

罕為了愛情,要去見美國總統,說一句:他的名叫罕,他不是恐怖分子。片子一開始就是罕在「上訪」路上的磨難,接著用閃回講述他的童年、來到美國的經歷和遭遇,一個半小時之後,繼續講述罕的上訪之路。這千辛萬苦、百般磨難的情形,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秋菊打官司的坎坷路,以及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作品《換子疑雲》中安吉麗娜?朱莉飾演的母親為兒子奔走呼告,還有去年戴立忍作品《不能沒有你》中武雄的上訪之路。

到後頭,罕沒見到小布希,但見到了新上任的歐巴馬。罕的執著勁和阿甘一樣,成功覲見總統也像阿甘一樣,不過要艱辛曲折得多。罕比阿甘幸運的是,擁有可貴的愛情和愛他的妻子,阿甘愛上的珍妮並不喜歡他,到後來珍妮經歷許多,才又與阿甘相聚。

罕和曼迪婭的愛情是情節的主線和推動力,在這主線上加了許多東西:宗教信仰、恐怖主義、種族歧視、媒體正義等。從目前的效果看,編導的做法是成功的,大部分觀眾都買帳:被感動了。事實上,在這樣一個影片中,添加如此多的東西絕對是不堪重負。面面俱到,一切問題得到解決,只能是蜻蜓點水,不痛不癢。

片子的各個傾向都站在道德和法制的一邊,並隨意添加一些敘述。罕在途中遭遇黑人媽媽,後來又返回相救,以及舉報清真寺中的恐怖分子,這些情節明顯是編劇想一出是一出,為了突出效果、放大罕的信仰與仁愛,不管不顧塞進一通情節。在這幾個地方,編劇並不高明。

當信仰問題和熱點事件放在一起討論,兩個問題輕易解決,如此輕易,使問題的結局令人難以信服。即使被罕的行為所打動,也得承認影片對各種問題的過度粉飾。一部輕飄飄的商業電影,帶著煽情炸彈,看起來像是基於大愛主題的良心作品,實則是刻意逢迎的商業元素在主導。站在局外人的角度,對各種問題都只能隔岸觀火,也許我該只關心罕令人敬仰的信仰和對愛毫不猶豫的付出,可一切顯然只是劣質的幻象,就像片中的陽光和音樂,光線過於明亮以致刺眼,音樂過於飽滿以致噪雜。

《我的名字叫罕》片中所處理的議題,是極為嚴肅且沉重的社會政治課題,並嘗試對種族宗教歧視和標籤作出人道主義的回應。要以輕鬆的手法去呈現這沉重的課題不是問題,可惜的是,影片的導演並不是要凸顯這些問題的關鍵,而是讓童話式敘事和大團圓結局去淡化甚至是埋沒問題的根本因由及關鍵的矛盾所在,淪為屈從於建制淫威的貢品。

2001年9月11日紐約世貿中心遭襲擊事件,讓美國找到了維護其帝國主義擴張野心的藉口,藉助恐怖攻擊事件去撲滅國內外反對美國帝國主義的異議聲音,而保守右派勢力更將穆斯林社群妖魔化為可怕的假想敵,以煽動仇視移民的情緒,轉移了人們的視線,將美國帝國主義窮兵黷武所衍生出來的恐怖主義,嫁禍給全世界穆斯林,從而對歐美國家的穆斯林社群帶來極大的衝擊。

911後,美國帝國主義發動了鋪天蓋地的媒體宣傳,製造社會集體恐慌心理,以為其全球範圍的反恐「聖戰」鋪路。「新麥卡錫主義」在911後應運而生,目的旨在打造一個全球性的反動「神聖聯盟」,以「國土安全」和「反恐戰爭」的名義,去妖魔化任何反對統治資本霸權的異議聲音。侵略阿富汗是第一步棋,然後以搜尋(卻從來沒找到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之名攻占伊拉克,並鎖定伊朗為「反恐戰爭」的下一個目標。

美國政府以安全的名義,限制了美國公民的基本自由,監控人民的通訊,而那些樣貌看起來像阿拉伯人或者是公開批評美國政府政策的人士,被政府當成嫌犯進行監視一點都不出奇。美國政府甚至還主張要所有人充當警方的線人,指控任何「行蹤可疑」的人士。《我的名字叫罕》的主角,最後為了當「好人」,當起美國政府的線人,舉報所謂的「壞人」,完全暴露了影片的主題完全不是批判繁衍恐怖主義的美帝建制,而是附庸在資本統治階級合理化侵略暴行和打壓公民自由的說辭。

看完影片,除了收穫到這些聯想,不得不為影片本身和片中的主人公罕感慨一下,這真是一部百分之百的主旋律,萬分和諧。片子是由印度寶萊塢製造,理應是印度主旋律,無可厚非;有趣的是,它又是一部美國主旋律,簡直是站在好萊塢的角度拍攝的一部電影。罕在「911事件」後,因為穆斯林的身份,遇到問題,而後問題解決。對於美國觀眾,影片的和諧度甚至甚於好萊塢電影,在各式的好萊塢片中出現的種族歧視問題都要比本片尖銳、更接近現實主義一些。最後,罕受到歐巴馬的接待,他成功了,為了愛情,為了一個簡單的正義申辯。高潮到了,感動吧,快感動,不感動顯得多麼冷血。在這裡,《罕》幾乎成了一部外交片。還有,山寨歐巴馬的造型和講話使人出戲,有些喜感,減弱了煽情效果。

我的名字叫可汗影評(二)

一直很佩服印度電影的一點,就是他們可以把任何一部電影拍成一種旅程,在觀影的兩個多小時內,觀眾將很可能經歷歌舞片、愛情片、動作片、懸疑片、喜劇片、劇情片等等電影類型的階段性轟炸,而無論類型如何繁亂,觀眾卻總能被故事和細節所吸引,盡情地跟著角色走。《我的名字叫可汗》雖然是為了照顧國際市場而創作,從形式上似乎不那麼「印度」,但是其依舊具備印度片的如上特徵。在兩個小時的時間內(比通常的印度電影短很多),影片時而是輕鬆的愛情片,時而是有趣的喜劇片,時而是沉痛的勵志片,時而是黑色的劇情片,時而是感人的傳記片,可是投入進故事和細節後的觀眾,卻並不在乎影片在類型上的飄忽不定,而是穩穩地坐在座位上,任憑影片帶領自己渡過難忘的兩個小時。

以前在批評國產小成本電影的時候,我經常會在影評里說其最大的缺點是類型不穩定。在一部電影中融合進三種以上了類型片元素,90%都會被我認為是很糟糕的。於是,看上去好像如果一部影片不把類型做穩定,就難以討好我似得。其實不能一概而論,我的觀點是,對於年輕導演,對於小成本電影而言,將一種電影類型研究透徹些,技法運用熟練些,一定會是好事。因為年輕人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是難以實現多類型融合的,硬體條件和自身的經驗都是不足夠的,所以我認為年輕導演在資金不充裕的情況下,就應該把電影的類型和風格更集中一些,以此鍛鍊自己的能力,和提供一個基本可看的作品。等自己對各種類型元素掌握熟練,又有大投資做保障的時候,便可以嘗試對多種類型和風格的交叉運用了。要知道,《我的名字叫可汗》的投資可是高達1200萬美元的,而其導演卡倫-喬哈爾不僅出身於電影製片人家庭,還在1995年便以演員身份入行,已經是1998年便推出過導演處女作的編導演全才的老資歷了。即便是在如此成熟的環境和條件下,《我的名字叫可汗》也僅僅是將多種類型片段化,而並非100%的類型融合和創新。不過,從本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印度創作模式最出彩時的模樣,十分值得觀賞學習

如果做得不夠圓滑,第一段曾提到的那麼多種類型片元素放進《我的名字叫可汗》,也會讓觀眾感到很亂套的。沒有基調的電影,對觀眾依然是一種折磨,除非導演真的是天縱英才或靈光乍現。於是我們看到,影片在一定段落內,基調也是一定的。比如一開始,影片的故事整體需要交待一下主人公可汗的身份背景啊、性格特徵啊、家庭情況啊、感情經歷啊之類的,用其911前的幸福狀況,為911後的怪異行動做鋪墊和反差。如果對於一般的影片,肯定是以傳記元素為主,那這段鋪墊性質的劇情,只需要15到20分鐘即可,只需要把情況交待清楚即可,沒必要去展現各種生活的細節。影片的重點一定是可汗在911後的各種艱辛旅程。印度電影人卻有著跟咱們完全不一樣的思維,他們把911前的鋪墊部分做了1個小時,如果獨立來看,簡直就是一個起承轉合完備,各種細節都非常豐富的愛情片嘛。這個段落里,不僅清晰交待了各種信息,還積累了大量的情感。

這一段落完全結束後,以911事件為情節點,影片的故事、風格等等都呈現180度的急轉。影片立刻從一個類型轉入了另外一個類型。從後一個小時來看,故事完全就是經典傳記片的成熟套路。可汗的個人魅力不斷在影響著身邊越來越多的人們。可以說,砍掉前面1個小時的愛情片,只看後面的傳記片,我們依然可以看到一部中規中矩,各種元素都完備的影片。如果單獨來看,前一個小時的愛情片,和後一個小時的傳記片,都是元素完備的影片,不過整體素質也就是70分。可是人家奇妙地就在於能夠把前面輕鬆浪漫的愛情片和後面黑暗深刻的傳記片結合到一部電影中,把電影不做成獵奇的節目,而變成一種人生的歷程觀察。兩者結合,情感過渡;前面積累,後面釋放,整個影片的觀賞感覺一下就給提升上來了。這就是為啥我左邊的左邊那位女觀眾在影片後半段就基本上沒有停止過抽泣。在後半段我們看到,基本上也並沒有什麼煽情的段落,角色也總是眼裡含著淚而已,從來沒有哭得噼里啪啦的,可是觀眾就是很感動,就是跟著一起含著淚。這就是因為觀眾能夠從後半段樸素的敘事中聯繫到前半部分的情感積累,於是自我煽動情感來配合了一下。印度電影的這種獨特的創作方式,能出精品也能出又悶又長的裹腳布,還好本片就是最最精品的那一類。

印度人看電影和咱們的心態稍有不同。咱們看電影是當做高端娛樂消費的,就想著在1個來小時裡受盡刺激;而印度人是去度時間的,有點兒類似旅遊的意思。於是我們的電影往往是對某個事件的集中描述,而印度電影則是對某個角色的大段人生進行散漫的呈現。兩種創作方式自然是各有利弊了。不能說《我的名字叫可汗》讓我們穩穩地坐了兩個小時,印度電影的創作方式就一定好。這片子在印度電影裡,怎麼也能夠算得上是年度前三了,跟咱華語的那些圈錢作自然是天上地下了。不過我們得感謝一下引進時的剪輯人員,能夠將本片的時長控制在了兩個小時以內,否則不知道內地觀眾是否還依然能夠適應它。

我的名字叫可汗影評(三)

愛與仁慈總是最有說服力的,正如信仰至高無上。不論地域,不論種族,愛的故事永遠動人。

如果不說《辛普森一家》,不說美國脫口秀節目,僅僅盤點銀幕上的美國總統形象,估計也得算好半天。()從劇情片、喜劇片到科幻片、災難片,總統先生總得在危難時刻站出來為人們分憂解難,這也是人心所向。有時,要見美國總統的熱切願望還成就了矚目的故事。去年印度拍了一部《美國總統來了》,今年又有《我的名字叫可汗》。

對於涉及族群和宗教的主題,後者導演卡倫·喬哈爾曾表示,「我所受的教育讓我能夠理解這個世界存在的種種誤解。我試圖以一種包含情感的、有效的和戲劇化的方式去闡述這個主題,希望形成一種可以在全球層面溝通的方式。」的確,全球票房和觀眾的感動都已經認可了他溫情的處理方式。

和大多數印度愛情電影不同,這是一部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影片,以美國9·11後遺症的社會現實為背景,直面美國電影試圖迴避的一個問題,即對穆斯林的歧視。不過,這樣一個涉及族群和宗教的沉重現實題材因為愛的力量而不再遙遠,震撼心靈,也催人淚下,足以讓世界各地很多人深感共鳴。

他是里茲萬·可汗,他用愛與仁慈完成了他妻子用仇恨無法做到的事。這個從小患有阿斯伯格綜合症的穆斯林孩子,長大後隨弟弟從印度移民到美國。在認識了單身母親曼迪婭後,可汗不顧一切與印度教的曼迪婭結為夫婦。然而,9?11事件後,美國國內反對穆斯林教徒的情緒愈演愈烈,曼迪婭的愛子山姆在一場種族歧視引發的少年爭鬥中不幸身亡。

於是,可汗頂著自己的穆斯林姓氏和對愛的信仰,踏上艱難旅途,為的就是告訴總統,也告訴所有美國人,他不是恐怖分子。終於他用愛喚起了新的希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