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親職教育

全國68個高考狀元,親職教育驚人相似

俗話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這話放在親職教育上同樣適用。

有媒體採訪了全國68個高考狀元,發現他們的親職教育方式,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值得學習借鑑!

安徽狀元說“享受學習才是最高境界”。理科狀元們往往都熱衷邏輯與推理;文科狀元們都愛閱讀,善表達,和不同的人聊天也能成為他們的愛好之一。

這種善於思考、渴望知識的習慣則源於父母在幼時的啟發。如安徽狀元孫萌的媽媽說“如果是一個場景,我們就儘可能帶孩子去體驗,讓孩子‘有感而發’,而不是胡編亂造”。

學霸們的背後並沒有一群舉著鞭子的虎媽狼爸。狀元們都這樣形容自己的父母——“寬鬆、信任、像朋友一樣”。

有段話很好地詮釋了愛與成績的關係——“孩子成績差,多半是缺乏安全感,能量在內心衝突中消耗殆盡。

孩子們很少提起父母對自己口頭上的教誨,說得更多的卻是爸媽行動上的感染。

安徽狀元董吉洋說:“偶爾我也會厭學,不想看書,爸媽注意到了,也不說什麼,就把電視關掉,坐下來看書,看到他們在看書,我也就不好意思不看書了。”

老人常說:“你攥得越緊就越累,放了它,就能釋然許多”。養育孩子也是這樣,學會放手,你會發現孩子比你想像中厲害得多。

幾乎所有的狀元爸媽們都提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一名清華學霸在採訪中說,是爸媽的尊重與放手讓我學會了遇事不逃,主動思考。

在採訪中,可以看到,一些被批判的教育方式,但卻因為用對了人,並沒有遭來孩子的反感。

廣東狀元張恆說自己從小就是個好強又自信的孩子,有時難免還會有點自滿。

“每當我取得一點成績的時候,爸爸雖然偶爾給予肯定和鼓勵,但更多的還是‘潑冷水’,及時提醒我的新漏洞,我把爸爸的這種教育方式戲稱為‘批評式教育’,我覺得很適合我。”

小時候看世界名著,大了讀大家經典,這是許多狀元在採訪中提到的閱讀之路。

北京語文高考取得148分的孫婧妍在文中說道:讀書多了,就會培養出語感。閱讀的培育也絕對離不開父母的引導,婧妍說父母從小就愛給她讀故事。

閱讀是將人類濃縮幾千年的科技、文化快速習得的最佳方式。閱讀的許多好處不言而喻:

能增長見識,去粗取精,形成具有正面導向性的三觀;

開拓視野,你不再局限於小小生活中的一隅,無拘無束地暢遊古今中外,練出廣博的心胸與遠大的理想信念

可以學會解決實際生活中問題的方法,也能在無形中為自己增加一抹書卷文藝的氣息。

96%的狀元並不贊成“題海戰術”,但99%的狀元都會有一本自己整理的錯題集。

勤奮並不是獲取高分的金鑰匙,北京狀元梁思齊說平常自己用來放鬆的時間很多,但學習起來效率就很高,學習的時候若自己都有一定的計畫和安排,就不會漫無目的地什麼都做。

做題不在量在質,其實題型就那么多,把盲點都找出來就無敵了。

中學生正處於生長發育時期,如果在這一時期作息不規律,經常晚睡勢必會影響學習和身體發育。

以下場景大概是中學中最常見的現象:每天早上特別是第一、二節課上課時,老師在台上滔滔不絕,同學們在台下呼呼大睡;一到課間時間,教室里“倒下”一片或是一群人才匆匆去吃早餐;還有一些同學屢屢因睡過頭而遲到,不光影響教學進度,也影響了自己的學習。

採訪中98%的狀元都表示自己從不熬夜,甚至備考時也是十一點就睡,保證充分睡眠,作息規律,平時也經常運動。

比起分數,父母們更在意的是孩子對學習的態度,而除了學習之外,大部分爸媽都表示自己還有更為看重的東西。

安徽狀元丁雅琦的媽媽說:“只要孩子是善良的,能分辨是非,她的道路無論怎么選擇,我都絕對支持!”

這句話幾乎代表了採訪中大部分狀元爸媽們的心聲。比起分數,這些爸媽更看重的是孩子的安全、健康、快樂、幸福感......

無論孩子是否為高考狀元,家長的目的從來都是讓孩子擁有幸福感,而正確的親職教育方法可以幫我們實現這個目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