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創業

獵聘網CEO戴科彬:創業是為生命留一個記憶

獵聘網CEO戴科彬:創業是為生命留一個記憶

1月初,在北京建外SOHO一間辦公室里,當年輕的戴科彬談到這個廣告創意時,仍不免有些小小的得意。

他就是獵聘網的CEO,一個80後創業者,正在為打造中國最具競爭力的高端獵頭平台而奮鬥著。

創業源於個人的困惑

三四年前時,戴科彬還是寶潔公司市場部大中華區品牌經理,那時候事業小有成就,生活富足,衣食無憂。

但對於僅用了3年時間就做到市場部品牌經理的戴科彬而言,前面的路似乎有些淒迷。他說,「對寶潔的每一個工作流程,每一個環節我都瞭如指掌,而且大公司循規蹈矩的發展模式,讓我感覺職業要有一個更大的提升很難,必須要在本職位再等4到5年,但是對於年輕人來說實在是付不起時間的代價。」

他像眾多擁有強烈事業心的同齡人一樣,一度陷入了困惑和彷徨。然而環顧四周,似乎沒有人能幫他解決這個困惑。一位老上級建議他找獵頭聊聊,說不定就能遇到更好的機會。然而他跟獵頭聊過之後發現,國內獵頭的水平大多參差不齊,而像一些有些規模的招聘網站,其實並未緊跟中國網際網路行業的發展而有所創新,它們更像傳統的獵頭公司,根本談不上個性化地服務。

這時候,他的直屬上司一位新加坡人要回國了,他跟戴科彬說,「以後我們可以在linkedin上聯繫。」當時,linkedin在國內還是一個新鮮名詞,它是一家面向商業客戶的社交網路(SNS)服務網站,目的是讓註冊用戶維護他們在商業交往中認識並信任的聯繫人,俗稱「人脈」。對商業人士而言,身邊的圈子很重要,大家在這個平台上交流信息,甚至還互相介紹工作機會。但戴科彬嘗試著去套用後發現,這個平台的確很不錯,但是在中國似乎很難被套用,因為有很大的文化上的障礙。於是他心裡想:既然職場需求存在,那為什麼不去摸索出一個對中國職業經理人而言更好的服務平台呢?

此前,58同城的CEO姚勁波一直鼓勵和支持他出來創業,戴科彬認為自己已經有了十分的把握,便從寶潔辭職,到北京闖蕩。

公司是他和姚勁波共同投資創建的。剛開始時,嘗試了很多模式,但終歸擺脫不了傳統B2B盈利模式的束縛。2006年,獵聘網在原始的「獵頭網」基礎上,重新做戰略調整,開始將獵頭的模式複製到網際網路上,做實體生意,開展線下服務,重新運作。

戴科彬說,「其實我們後來發現,線上產品對企業而言就是工具,它們最終要的是效果。此前的網路招聘網站大多數是在做廣告,充其量是個資訊發布平台,但近兩年電子商務的拓展告訴我們,網際網路也在配搭服務,今時今日的網際網路,已經不僅是通過信息互通賺錢,而是要用服務賺取更大的利潤。而更多的網際網路使用者,也正在通過網路獲取更好的服務。」

為客戶創造價值

就當一切逐漸步入良性發展軌道的時候,2008年的金融海嘯不期而至。對戴科彬和他的獵聘網而言,那一年是最最艱難的。當時員工走了一半,剩下七八個人苦苦支撐著。為了給員工發工資,戴科彬甚至把自己的愛車都賣掉了。

不過,危機並不全是壞事,危中也有機。戴科彬說,「這場危機迫使我們學會用低成本的方法運作一個公司,而當別人都在漸少投入、收縮戰線的時候,我們卻進入市場,滲透到不同的公司理。危機讓我們找到了擁有標準化流程的工作模式。」

日常生活中,戴科彬是個待人熱情、事無巨細的領導者,身邊的同事說,他是做事極其細緻的一個人,甚至天天都會去接客服電話,天天要看用戶反饋,還親自去客戶公司拜訪。他信仰一句話:誰為客戶創造價值,誰就能贏得市場。

我們談起獵聘網最近的那個廣告衝擊波。他說,點子是他自己想出來的,整個片子的製作也是他主導完成的。「對一個職業精英而言,最重要是是信任。只要解決了信任問題,很多事情也就迎刃而解了。而作為行業內領袖級的人物,如江南春和邵亦波等,本身形象健康、又有影響力,他們的成功,本身也是一部奮鬥史。因此,他們作為獵聘網的代言人,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目前,國內中高層以上人才將近3000-4000萬人,雖說高端人才招聘市場很大,但獵頭水平參差不齊,很多獵頭公司過分注重企業自身發展,而忽略用戶體驗,也存在高度信息不對稱,求職者處於弱勢地位,而獵聘網開拓的社區平台將求職者和獵頭置於一個平等的地位,相互選擇。

戴科彬表示,「獵聘網的模式是一個全球創新的模式,是一個符合中國國情的模式,我們結合了做SNS的特點,並套用於網路招聘。將「企業-獵頭-個人」三者的招聘關係通過網際網路服務的模式運轉起來,是一個更高效的高端人才服務模式。」

而過去獵頭對求職者個人隱私的保護不夠,從而獵頭網採取了13種私密措施,如:可以禁止掉某些公司,如果怕電話太多可以題讓獵聘網400轉接,如果漏掉了哪些重要電話系統會提醒等。

現在的戴科彬一如既往地充滿創業的熱情,每天考慮的是用戶是不是又滿意了一點,網站的服務是不是進步了一些,團隊的執行力是不是又有了提升。

談到對財富的態度,他說,「創業時千萬別想著創富,很多今天已經很有成就的企業家每天也是忙忙碌碌的,我想他們也不完全是為了單純賺錢而工作。我原來在廣州工作時,可以說生活非常富足,物質財富上也有相當的積累,但跑到北京來吃苦受累,就是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看自己是否可以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價值。其實你在幫助別人創造財富的同時,自己的財富也在不斷累積。選擇創業這條路,無論成功與否,是我人生的一個經歷,我就是要用精力、時間和毅力,支撐起一段屬於自己的記憶。」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