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勵志教育

「中國差生」變「美國天才」

「中國差生」變「美國天才」


在國內他被教成水泥腦袋,到美國他被育成年輕天才。

他叫王楠子,8年前,他是上海某中學一個"標準的差生",經常被老師"重點關照",無奈之下赴美求學;8年後,他成了全美動畫比賽個人組冠軍,並被老師表揚"是個天才"。王楠子如今是費城藝術學院的大四學生,是該校動畫專業最出色的學生;通過動畫領域的開拓,他甚至已在美國貸款買好了一幢三層小樓。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促使他的父親王恩重向國內教育現狀發難。

這是一個有價值的新聞,而王楠子父親質疑國內教育更是一個有價值的舉動。透過中國差生王楠子到美國變成天才這個事件,我們看到今日中國之教育是神魂顛倒的教育、是失魂落魄的教育。教育的精魂已經不復存在。這樣的教育甚至不能稱為"教育",而只能稱為"教學"、"教書"、"教考"。

著名旅美教育學專家、《"高考"在美國》一書的作者黃全愈先生,親見親歷並比照分析了中美教育根子裡的不同,他說:中國學校對孩子進行"考試",目的是為了發現問題,淘汰之;美國學校對孩子進行"考試",目的是為了發現問題,改善之。"中國差生"王楠子就是被中國教育、中國考試所"淘汰"的;而"美國天才"王楠子,正是被美國教育發現、改善、培養起來的。

「『差生'都是冤假錯案」,這話真的沒錯。"差生"王楠子,雖然同學都覺得他很聰明,卻"經常闖禍","被老師重點關照":上課他愛接小茬、愛開玩笑,課外他愛拉小提琴、愛踢足球--一次老師把體育活動課改成正課上,王楠子帶頭當堂起鬨他調皮叛逆,屢教不改,讓老師感到無比頭疼,他甚至被班主任老師安排一個人坐在教室里的最後一排。有人說,"一些老師對學生不是互相探索,而是互相折磨。"即使當時中國老師沒有"折磨""調皮搗蛋"的王楠子,即使這些老師都是和顏悅色的好老師,他或她也不會想到把王楠子培養成什麼"動漫冠軍",甚至想都不敢想。因為那是背離現有制度、背離統一標準、背離既定目標的。

中國教育為什麼泯滅學生個性?因為它是格式化的教育。格式化的中國教育,是"萬山不許一溪奔"的,大家都要成為被大壩牢牢擋住的水庫里的靜水死水。格式化的中國式教育,拋棄了"百花齊放",折騰的是"百鳥朝鳳",全都朝拜高考這一隻"鳳凰"。(  )而真正的優質教育,一定是百花齊放的,更準確地說還不是"百花齊放"而是"萬花怒放",不是追求時間空間上的"齊整""整齊"。

"因材施教"這個常識性的教育方式,早已在格式化教育面前土崩瓦解。今日已無"因材施教",只有"萬材一教"。"萬材一教"的細部就是"萬材一師"、"萬材一室"、"萬材一書"、"萬材一考"。最後"萬材"變成了"一材",大家都是一個標準化模子裡出來的,都成了擅長考試的"會考分子"。這種"教育格子"里培育出來的"標準化豆芽",沒有成為"水泥腦袋"者算是很幸運了。

從根本上說,"中國盛產差生",這實在不是具體的老師、具體的學校的責任。我們的老師首先就是中國式教育的受害者,在現有制度環境裡,他們也只能以失魂落魄的教育神魂顛倒地來教育我們的孩子,以及老師們自己的孩子。師之荒謬的實質,乃教育體制制度教育人文環境的荒謬。所以不必太責備今天的老師,他們統統都是有教無育的格式化"教育"所培育出來的。他們中的有識之士想"叛之",也是徒喚奈何。

好的教育是一種長期的人文薰陶和精神浸淫,在教室里,在教學中,那種人文氣息和精神氣息是"暗香浮動"、漫漫滲透出來的,那裡香氣洋溢了整個教室,沁人心扉。在美國,王楠子從未受到老師的批評,一次他"插嘴",當堂糾正了美國中學老師的一個錯誤,沒想到老師當場就說:你真是個天才。老師這樣自然而然地說學生"是個天才",這正是美好教育的體現,它是"正宗"美國式的,它是長期的人文積澱在好的教育中洋溢出來的馨香。

過去一種粗鄙的偏見,認為美國的基礎教育不如中國,只有美國的大學教育比中國好,這真是一種只見表皮不見內質、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狹隘之見,甚至屬於"只見枝葉不見森林"。相比於中國式教育的嚴格嚴厲嚴酷,以寬鬆為基本形態的美國基礎教育,為美國大學輸送的是合格的人才,而我們培育的是大小一致、長短相類的"桶中豆芽"。這裡的差別,不是中美教育理念之別,不是中美教育技術之別,不是中美教育方式之別,而是中美教育制度之別。教育的制度重於教育的技術,而中國的教育制度恰恰是年久失修的制度。

知識塞滿了,智慧荒蕪了;智商提高了,識見崩塌了。學得越多的國小教育,是越糟的教育;讀得越苦的中學教育,是越壞的教育;在培養"水泥腦袋"的制度環境裡,我們的孩子沒有福音。王楠子之外,還有多少天才被中國式教育所埋沒?

點評:雖說整篇內容折射出了中國教育的很多問題,但是如果再以客觀一點事實去分析,其中教育力量的薄弱和人口眾多也是導致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的原因,要知道針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去培養,最大的一個條件就是要有足夠的人力去做。中國教師隊伍中也不乏一些優秀的教師,但是任何一個其他國家如果擁有像中國一樣十五億人口,必定也會出現相似的問題,所謂的「眾口難調」也是如此而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