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青春勵志

20多歲做些什麼,才能在三四十歲不後悔?

20多歲,不是成年的過渡期,不是青春的延長期,也不是進入社會的預備期,而是成年發展的關鍵期。

前段時間在微博上看到一篇這樣的文章《25歲的北漂白領小王覺得自己活得很庸俗》,感觸頗深。

因為這篇文章描述了許多當代年輕人的狀態,我也是其中之一:

剛畢業時總是激情滿滿,如果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企業的光環更是給了自己無上的自信,於是特別喜歡別人問自己在哪兒工作,覺得自己很牛逼。

可是,混跡職場若干年之後,主要學會的卻只有excel的使用技巧、ppt的製作技巧、超過100種英文縮寫……

過去吃不起的高檔餐廳現在還是吃不起,衣櫃裡的衣服永遠是淘寶貨居多。

當然還是可以就這麼活下去,過得也不會太差,但已經不想這樣了,卻又不知道該怎麼辦。

你也有這樣的困惑嗎?如果有,那麼這篇文章,值得你好好讀一讀。

01

曾經看到過一個臨床心理學家Meg Jay的TED演講,叫《為什麼30歲不是一個新的20歲?》。

Meg Jay談到自己年輕時第一次接待來訪者的經歷。

那時Jay還是一名臨床心理學的博士生,來訪者是一名26歲、看上去頗為普通的女士Alex,找她來聊一聊「關於男人的問題。」

比起其他同學遇到的縱火犯,Jay覺得對於這樣一名普通的諮詢者,她肯定應付得了。

因為像這樣的年輕人有很多,他們年輕,有活力,有的是時間,只是有一點迷茫。

當年只有20來歲的Jay認為,這些年輕人的困惑沒什麼大不了,生活也早晚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步入正軌。

所以她在那次的諮詢中,對於Alex所敘述的故事只是輕鬆地稍作附和。

直到有一天,Jay的導師對她說,應該讓諮詢者Alex認真考慮她的感情生活。

「如果她現在渾渾噩噩地和一個傻瓜交往,那她遲早會嫁給一個傻瓜。而給她建議最好的時機,是在結婚之前。」

導師的點撥讓Meg Jay一下子明白過來,Alex的20歲不該像這樣擱淺下去,那是Jay的從業生涯中重要的一課:

「30歲不是全新的20歲。」

因為20多歲是一個可塑性很強的時期。比如,我們20多歲時性格的改變遠多於別的時期、女性的生育能力在28歲時到達高峰……

20多歲時,人的大腦會經歷第二次發育,然後趨於穩定;30歲的時候,人們的生活也逐漸穩定下來。

所以說,20多歲並不是一段可以縱情享受的日子,而是緊鑼密鼓的發展期。但是,很多人卻在揮霍這段時光。

如果我們不能早一點明白這個道理,等到了三四十歲,和同齡人之間的差距就會越來越大。

別人早已月薪過萬,你還在苦哈哈地拿著三四千的工資;別人已經白手起家在自己的領域打下了一片天,你還在底層崗位上為老闆的夢想打工……

那麼,20多歲要做些什麼,等到30歲來臨的時候才不至於慌亂不知所措?

02

首先,認識自己,弄清楚自己想要什麼。

很多人渾渾噩噩度日,忙忙碌碌而又碌碌無為,究其原因就是沒有認真思考過,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於是開始隨波逐流。

別人說這部電影好看,你就去看;

別人說體制內的工作好,你就去考公務員;

別人說25歲要抓緊時間結婚生子,你就草草找個對象,將就著過日子。

成功是道選擇題》這本書中提到,追求內心世界的通達是有史以來人類追求的最高目標,佛法稱這種目標為「達摩」,也就是正確的生活。

印度的《薄伽梵歌》就幾乎專注於對達摩的追求。在書中,克利斯對學生阿周那說:「自己的達摩再怎麼不完美,也比別人的完美達摩更好。」

如果你無法正視自己內心深處的欲望,就算再成功,也無法體會真正的幸福。

人生有兩條不同的道路,如下圖所示。

如果你走的是道路1,最終可能會升職、成為老闆、合伙人,過上別人眼中光鮮亮麗的生活,但你會覺得生活越來越缺乏意義和成就感。

而如果你走的是道路2,即使一時失敗,但工作本身就是一種獎賞,你的生活仍然越過越有意義。

如果你無法找到內心的達摩,可以問問自己:5年後你是誰?10年後你在哪裡?

演員周迅18歲時一度迷茫,在老師的提點下,她開始從10年後的自己倒推當下要做的事:

10年後,也就是28歲時,她希望自己成為最好的女演員,並發行一張屬於自己的音樂專輯。

那麼,27歲時除了接拍名導演的戲以外,她就必須有一個完整的音樂作品;

25歲時,她需要在演藝事業上不斷學習和思考,同時在音樂方面開始有作品錄音;

23歲就必須接受各種培訓和訓練,包括音樂和肢體上的;

20歲的時候就要開始作曲,作詞,並在演戲方面接拍大一點的角色。

10年後,她真的成為一個紅遍半邊天的女演員,也同時擁有了屬於自己的第一張專輯——《夏天》。

03

其次,在自己熱愛的領域努力地玩。

新精英生涯規劃師古典說:好的人生,就是在自己熱愛的領域努力地玩。

這是孩子都知道的道理,他們總能找到自己熱愛的領域,在其中全力以赴地努力,卻又能對結果一笑而過。

當你找到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就應該在自己熱愛的領域,把工作做到極致。

在這一點上,我們應該學學日本的匠人精神。

日本有位殿堂級選手的西點蛋糕師,叫橫溝春雄。

他年輕時的夢想是開一家甜品店,如今,他創立的甜品店每日都保持著超高的客流量,並享譽世界。

他製作的甜點並沒有華麗的外表,卻對甜點的用料、口感有著近乎偏執的追求。

比如,他自創的薩赫蛋糕,對於蛋糕中朱古力的要求就十分苛刻。

朱古力的黏度及新鮮度,需要不斷地專研調配,為了確認朱古力醬的粘稠度,橫溝先生甚至用手直接觸摸超過100°C的朱古力醬。

在砧板上反覆刮拌冷卻朱古力,使其產生小結晶,這是一種紮實而費時的功夫,橫溝先生卻一直堅持這樣做。

橫溝先生的這種匠人精神,是一種深度工作的能力。

《深度工作》一書中提到:

深度工作指的是在無干擾的狀態下專注進行職業活動,使個人的認知能力達到極限。這種努力能夠創造新的價值,提升技能,而且難以複製。

在熱愛的領域努力地玩,其實就是通過不斷地學習,在自己感興趣的崗位上深度工作,把興趣發揮到極致。

在20多歲培養深度工作的能力,未來才能讓自己變得無可替代。

04

第三,走出熟悉的圈子,擴展自己的舒適區。

我們都喜歡舒服的感覺,所以總是在習慣的位置待著,扮演著習慣的角色,和熟悉的人相處……總之,一切都是我們熟悉的事物。

但這種「舒適區」一旦建立,就很容易變得依賴,從而把自己局限在這個區域內,停留在某個特定的狀態,最後帶來思想上的懶惰,行動上的停滯,作風上的懈怠。

就好比溫水煮青蛙,最終的結果就是在不知不覺間被煮死在熱水中。

教育學的「舒適圈理論」里說到:人長久待在舒服的環境下,會因為生活安逸而不想動腦;但若把人帶到比較險惡的環境,人經歷了挑戰和痛苦,反而會變得成熟。

有一項研究是這樣的,研究人員通過向受試者展示圖片來測試他們的記憶力,這些圖片被分為陌生、熟悉、非常熟悉三個等級。

結果發現,當研究人員向受試者展示陌生的圖片時,他們的測試結果最好;其次才是熟悉的圖片。

也就是說,儘管不斷重複有助於記憶,新信息的參與也很重要。

然而,走出舒適區,不僅能提高記憶力,還能提升個人表現力、激發創造力和增強學習能力。

因為讓自己處於全新的陌生環境中會促使大腦的特定部位釋放多巴胺(一種使人興奮的天然化學物質)。這種「大腦興奮劑」,只有在我們看見或經歷全新的事物時,才會被激活。

當習慣了不適就會重新舒適,你的舒適區就會越擴越大,你也越變越優秀。

那麼,擴大舒適區,可以從哪些事做起呢?

①每天做點新鮮的事。比如換一條路線上下班,聽一些沒接觸過的音樂等。

②學習一種新技能。比如學習一種新語言,學習從未接觸過的體育活動等。

③一點一點來。拓展舒適區需要勇氣和時間,慢慢開始和堅定地去做才是關鍵。如果你有社交焦慮,就不要逼迫自己立刻向人群提問,只要向他們問好就行了。

中國人有一句古話是:三十而立。

這句話每個人都知道,但還有一句話說的是:不破不足以立。

對於這裡的「破」,我的理解是,打破自己原有的邊界,找到新的邊界。也就是走出舒適區,擴大舒適區的邊界。

如果你現在正好20多歲,或許你該明白,20多歲,不是成年的過渡期,不是青春的延長期,不是進入社會的預備期,而是成年發展的關鍵期。

如果你依舊渾渾噩噩,不妨在閒暇時問問自己:

像現在這樣地生活下去,10年後,你會在哪?

如果答案不是你所期待的,那現在就該做出改變了。

作者:飛小白,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