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人生感悟

教育感言

教育感言(一)

前幾天,在廈門如如齋,和建松兄弟聊天。妻子談及從事10多年的工藝品行業,投入無數的心力,前景卻越來越渺茫,決心退卻,搞純藝術。建松說,去年他去了趟北京,圈內的朋友都以從事工藝品為恥呢。妻子一聽,更不是滋味。

聽聽別人的職業感言,想想自己,當了15年老師,又是何等滋味呢?除了尷尬,徒剩慚愧——一方面,自己從來不屑於當一個教書匠,分數和生命的嚮往何乾?另一方面,我又一直地做不好一個教書匠,懶散的天性總習慣於推開一切瑣務,孤獨地去和時光對晤,這樣教書怎么可能有好成績?

“起點決定今後交往的層次。”對於人與人的相識與交往,我是這么看的。其實,職業不也如此?從一開始,我就是衝著一份適宜的飯碗而來的,希望在“居易”的前提以及“靜獨”的空間裡,把握自己的“歸隱人生”。可又何曾實現呢?先是不安靜,漸漸也越發不居易了,而且,師生之間難得的溫暖的情懷也早被分數這個魔王趕跑了。這個職業還有混下去的意思嗎?放棄,又怎么生存呢?十幾年來,我經常這么問自己,也做過許多嘗試,包括5年前投奔私立學校的匆促決定,到頭來,處境改變,可問題依然存在,而且以更尖銳的形式出現。我又當如何去面對?

不知道。

繼續煎熬吧。

回頭想想,從教15年,畢竟有些感慨。而且,作為一個人生的理想主義者,對於教育,我又是抱著怎么樣的理想呢?

我在思索。

教育是關注而不是灌輸,是關懷而不是挑剔,是引導而不是強制,是互動而不是施壓。

老師的職責在於幫助學生走過這段艱難的求學與成長曆程,讓他們的知識、能力與心靈不斷充實與提升,並以一個更強大的自己去面對外在的世界,找尋人生的立足點。

教學的藝術在於通過有限的解說點燃學生心中無限的嚮往。

學校創造良好的育人環境,促動師生共同成長。

學校在學生的成績和老師的待遇之外所提供的空間越大,給素質提升打造切實的舞台,學校的前景就越遠大。

如果能在這樣的環境下以這樣的心態做一名老師,我想,才不愧為老師,才算真正擁有一份教育者的獨到的體驗。我呢,關注而已。

教育感言(二)

我們的語文課光說不寫似乎成了一種時髦,學生練就了一張巧嘴,卻留下了一隻笨手,要寫,就顯得非常痛苦,這是缺少鍛鍊的緣故。寫順了,寫慣了,就不再覺得是一件苦事,反而有一種寫後的酣暢淋漓的快感。筆下流出的是文字,是思想,是情感,對寫的人來說,是一種物化的思維的結晶!所以,愛寫,是習慣使然,一旦寫成了一種習慣、一種思考的方式,那么,語文學習就成了生活的一部分,語文就成了一種素質。至於對現代漢語系統的把握,早已融入了自身的血液之中。

我們總是苦於無法了解學生,而最簡便、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閱讀兒童文學。讀孩子們喜歡讀的書,你就會走進那個神奇的繽紛的世界,才有可能讀懂兒童、讀懂學生。其實,無論到任何時候,文學對於我們心靈的撫慰作用都是無法泯滅的,它給予我們的溫馨和美感,以及善感和敏感,將會讓我們一生受用。

教師為了節省課堂教學的時間,為了趕自己的教學進度,在需要學生花時間去讀、去感悟的時候,往往“越俎代庖”,替代了學生自己的學習過程。這猶如農民在曬乾菜時“節約了陽光”,而用烘乾的辦法一樣,得到的是老得蹦掉牙的乾菜而已!

一堂好課折射出的不僅是教師的學識、才智,還有他的人格和品質。

教師在學生與課文之間,應該做一個紅娘。當學生對課文沒有興趣的時候,教師應當將課文中最精彩的、最有趣的、最有魅力的地方介紹給學生,讓學生對課文產生好感,從而願意甚至主動地閱讀文本、開掘課文的內涵;當學生及時提供指導,讓學生與廣西深入地對話下去……如此教學教師就是學生喜歡的紅娘,而不是令人討厭的“第三者”!

功利性的學習使學習本身失去了與生俱來的那種快樂、那種美妙的感覺。學習勢必成為一種附加的、外在的壓力。遊戲式的學習沒有功利性,()是一種由內而外的自由的活動,有利二孩子各方面和諧發展。沒有“遊戲時代”的童年,是殘缺的童年,是沒有幸福可言的童年。我們決沒有理由為了孩子的明天的幸福而剝奪他們今天的快樂。沒有快樂的今天哪有幸福的明天?

簡單意味著在課堂上需要我們放棄一切與學生的學習無關的東西。有所為,有所不為,不必將每句話、每個句子都講得那么透徹,留下點餘地和空間反而更美!

我們的學生不擅長描寫,卻喜好議論,儘管他們的議論不夠成熟、不夠深刻,甚至很多是幼稚的、錯誤的,但畢竟這是他們真實的思想、真切的感受、真正的話語。我們的作文教學恰恰缺少了學生自由的、廣泛的議論!這本身就是讓我們的孩子“少思想、多複製”!議論少,想像得更少!其實,想像是孩子的專利,在孩提時代,多讓學生寫點想像的文字,就是一種創造力的培養,孩子的世界原就是一個童話般的世界!

教師應該具有一顆永遠年輕的童心,只要童心不老,他就能成為一個學生喜歡的好老師,而要成為一位優秀的語文老師,還需要具有童眼看世界的本領、看課文的能力。這樣的眼力是需要磨礪出來的。

現代信息技術再先進,也無法展現學生從語言文字描述中形成的個性化的形象。想像的,儘管是模糊的,但又是最準確的、最能憾動心靈的。與其花這么多的精力製作並不成熟的課件,還不如引領學生透過課文語言進行精神之旅。模糊的時候,學生很想看清楚些,一旦用科學的眼光讓學生看得一覽無餘了,學習也就失去了應有的興趣和探究的欲望、動力。窺探語文,是保持學生學習語文欲望的極好境界。

學會有選擇地放棄,追求深刻的簡單。簡單就是快樂,簡單就是幸福。

教育感言(三)

從教多年,回首凝望,諸多感受湧上心頭。曾經有過痛苦和彷徨,有過煩惱和失落,但是更多的是感動和無悔。

選擇教師這個職業不是我的初衷,只是退而求次的無奈。如果說當初這個職業曾經讓我痛苦和彷徨,那么在多年的工作中,我發現自己已經不知不覺地愛上了教師這個職業,並且我一直都在努力地履行教師的職責,關愛每一個學生。我不光做知識的傳播者,還做美好心靈的塑造者。

有人說教師的工作不就是今天是昨天的重複,明天又是昨天的翻版嗎?這有什麼難的?其實不是這么回事的!因為教師面對的是活生生的人——天真可愛的孩子,而不是工廠里單一而整齊劃一的產品!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就像一片片不同的葉子,只有讓這些不同的葉子同時長在班級這一棵“大樹”上,才能使班級這棵“大樹”煥發出勃勃生機。而在擔任班主任時所感受到的那份濃濃的師生情,就像一壇陳年老酒,越飲越能體味到那芬芳的酒香,餘味無窮。

教育是人的教育。茫茫沙漠,找不到相同的兩粒沙子。而百樣米養出百樣人,面對性格迥異的學生唯有用愛去感化,用情去暖化,用心去培植。才能夠讓學生認為老師是可以傾訴心聲的朋友,是懂得欣賞自己的伯樂,是願意與自己分享快樂的夥伴。

師生是一種緣分,也是一種真情。我希望自己就是那一根根火柴,可以去點燃學生的希望之火、智慧之火,讓他們明白:自己就是未來社會的主人,只要有陽光,我就會燦爛。

我很感嘆陶行知老先生說過的話:“我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我帶著一顆赤誠的心在甘苦相伴中體味一個教師的價值,只有懂得付出才會擁有收穫,心中才會盪起幸福的漣漪。

我將繼續這一份愛的教育,播撒愛的種子,至此我無怨無悔!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