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為人處世

做人做事的技巧:吃虧在明處吃

做人做事的技巧:吃虧在明處吃

想讓別人欠個人情給你,就要學會吃虧。你吃別人的虧越多,別人欠你的人情就越多,別人欠你的人情越多,就總得賣賣乖,否則就太不通人情!

要吃虧,但不要吃傻虧

「吃虧是福」本身就是一種利益的交換,沒有人喜歡白白吃虧與白白受損,而是希望利用「吃虧」來換來一種福。至於什麼是「福」,每個都有不同的見解。所以,用眼前利益的暫時損失去換取長遠的利益,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吃虧是福」。否則,就是吃傻虧。正因為如此,還有一句話叫「吃虧在明處才是福」,明明白白的吃虧,讓關鍵人物知道你是主動地吃虧,認同你的吃虧,感謝你的吃虧,這樣別人才會從內心深處對你充滿感激。

小李在一家裝飾公司做銷售代表,一次接到某客戶的單子,這個客戶的職業是某位大型樓盤的置業顧問。小李公司的裝修報價已經很合理,但客戶仍然嫌高,小李便在沒有對客戶明說的情況下,犧牲自己的提成,以滿足客戶降低價格的要求。在他心裡想的是:如果客戶看到價格降下來,一定會明白是自己個人讓利,一定會感激自己的。小李的想法是目前吃點虧拉住這個客戶,搞好關係以後,請客戶在其工作的大型樓盤幫自己義務拉幾個裝修訂單,賺得更多。小李這樣想也沒錯,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是行不通的。他主動放棄自己的提成,客戶並不會領情,相反只會認為是自己會砍價,這個低價完全是自己的功勞。而小李如果請他在樓盤義務拉訂單,他根本不會幫忙,因為幫小李拉的訂單再多,他自己也沒有任何好處。可見,小李是一個「不善於吃虧」的人。

「升米恩,斗米仇」,這是中國的一句老話了,但它確實說出了人性的真實一面。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人家境非常貧窮,已經到了全家都快要餓死的地步,只有向鄰居乞討。鄰居湊出一升米借給他,雖然只夠全家人喝幾天稀飯,但此人已經千恩萬謝,因為他感覺鄰居能借出一升米也非常不容易。但如果鄰居一下借給他一斗米,足夠全家活不少日子,吃飽之後,此人會左思右想,不但不會感激鄰居,而且還會痛恨鄰居,因為他一下能借出一斗米,說明家境很好啊,家境這麼好,為什麼不借一石米給我呢?真是為富不仁!所以,如果「吃虧」是為了滿足別人的利益,施予別人恩惠,那麼去吃「升米」的虧,去施「升米」的恩。正因為這個道理,馬基雅維里寫道:給人恩惠應該一點一點來,這樣人們更能感受到恩惠的好處……慷慨這個德行使你不是變得可鄙,就是變得可恨。

所以呢,吃虧要吃在明處,否則就是吃傻虧。有的人為了息事寧人,往往去吃暗虧,結果是「啞巴吃黃連,有苦難言」。

三國中的孫權就是一個很好例子,為了得回荊州,假意將自己的妹妹嫁給劉備,結果在諸葛亮巧妙安排下,孫權不僅賠了妹妹,又折了兵。可是荊州仍然沒有要回來,這個未免也吃得太冤了吧。

虧要吃在明處,吃在暗處就是在吃傻虧。你吃虧時,至少要讓對方明白,讓對方意識到,你吃虧原因完全是在為了他。

俗話說:「吃虧是福」,其實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因為吃虧,你就成了施者,對方則成了受者,看上去是你吃了虧,他得了益。然而,對方卻欠了你一個情,在友誼、情誼的天平上,你已加了一個籌碼,這要比金錢、財富重要的多。

吃虧,會使別人覺得你的為人非常豁達、寬厚,讓你獲得更深的友誼。這當然會使他人更心甘情願幫助你,替你辦事。

吃虧是福,吃小虧占大便宜。但是吃虧要有技巧,會吃虧的人,虧吃在明處,便宜占在暗處,讓你占了便宜別人還對你感激不盡,這就是做人最高明的手腕。

學會吃虧才不吃虧

在當今社會裡,只有會吃虧的人才不吃虧。你不吃點虧,別人怎麼會可能心甘情願替你辦事呢?

無論是大虧,還是小虧,只要對自己的人際關係有所幫助,就一定要儘可能地吃下去,不能皺眉。尤其是大虧,有時更是一本萬利的事情。

「紅頂」商人胡雪岩是我們大家耳熟能詳的人物,他的發跡史實際上就是一個善於做人,善於吃虧的經歷。

胡雪岩原本只是江浙杭州的一個小商人,他不但善於經營,而且還知道如何做人,頗通曉人情,懂得「惠出實及」的道理,往往會給周圍的人一些小恩惠。但小打小鬧不能使他滿意,他一直想成就大事業。他想,在中國,一貫重農抑商,單靠純粹經商是不太可能出人投地。大商人呂不韋另僻蹊徑,從商改為從政,名利雙收,所以,胡雪岩也想重新走這條道路。

杭州有一個小官員名叫王有齡,他一直是一位有野心的人,很想往上爬,但由於經濟條件不允許,他也只能罷了。(為人處世  )胡雪岩與他也有些來往,隨著交往加深,兩人發現他們有共同的目的,只是殊途同歸。王有齡對胡說:「雪岩兄,我並非無門路,只是手頭無錢,空手總是套不了白狼。」胡雪岩說:「我願意傾家蕩產來幫助你。」王有齡說:「我富貴了,決不會忘記胡兄。」

胡雪岩變賣了家產,籌積了幾千兩銀子,送給王有齡。王去京師求官後,胡雪岩仍舊幹著以前的行業,別人的對他的譏笑他從不放在心上。

幾年後,王有齡穿著巡撫的官服登門拜訪胡雪岩,問胡有何要求,胡說:「祝賀你福星高照,我並無困難。」

王有齡是一個非常講義氣,重感情的人,他利用職務之便,令軍需官到胡的店中購物,胡雪岩的生意越來越好、越作越大。他與王有齡的關係更加密切了。

後來,太平軍占領了杭州,王有齡上吊自殺。失去王有齡這個大支柱,對於胡雪岩來說,就是天塌地陷了,但他並沒苦悶多久,又重新找到了支持者,他看中了新任的浙江巡府左宗棠。他拿出一部分銀子,為左的湘軍辦糧餉和軍火,贏得了左的好感和信任。後來,隨著左宗棠權力不斷地升高,胡雪岩的好運也是連續不斷,被左宗棠舉薦為二品官,成為大清朝唯一的「紅頂商人」。

胡雪岩的成功除了靠本身的經商才智外,最關鍵的就是靠他練達的社交能力,他善於製造機會和利用機會,更知道利用人情世故,懂得吃虧,吃明虧,令朋友信賴他的寬厚和真誠。因他深深地明白一個道理:今天,給朋友的是一滴水,明日,朋友將以湧泉來相報,古人早就說過「投之以木瓜,報之以瑤琚」,胡雪岩就是以吃明虧來交友,以吃明虧來發展自己的宏圖。

《菜根潭》上說:「人之短處,要曲為彌逢;如暴而揚之,是以短攻短。」它的意思就是說,別人有缺點或過失,要婉轉地為他掩飾或規勸他,假如去揭發傳揚,就是用自己的短處來攻擊別人的短處,不會給自己帶來任何的好處。

所以,有時要學會吃虧為朋友掩飾一些是非,既讓他覺得欠你的人情,又讓他知道自己做錯了。凡是會交朋友會辦事的人,都會很樂意地為朋友遮掩一下,這是中國人常用的手法。

戰國時,梁國與楚國相界,兩國在邊境上各設界亭,亭卒們也都在各自的地里種了西瓜。

梁國的亭卒勤勞,鋤草澆水,瓜秧長勢極好;而楚國的亭卒懶惰,不事瓜事,瓜秧又瘦又弱,與對面西瓜田的長勢簡直不能相比。楚國的亭卒覺得失了面子,有一天夜裡偷跑過去,把梁國亭卒的瓜身全給扯斷了。梁國的亭卒第二天發現後氣憤難平,報告給邊縣的縣令宋就,並說:「我們也過去把他們的瓜秧扯斷好了!」

宋就說:「這樣做當然是很卑鄙的,可是,我們明明不願他們扯斷我們的瓜身,那麼我們為什麼再反過去扯斷人家的瓜秧呢?別人不對,我們再跟著學,那就太狹隘了。你們聽我的話,從今天起,每天晚上去給他們的瓜秧澆水,讓他們的瓜秧長得好,而且,你們這樣做,一定可以讓它們知道。」

梁國的亭卒聽了宋就的話說得非常理,於是就照辦了。楚國的亭卒發現自己瓜秧的長勢一天好似一天,仔細觀察,發現早上地都被人澆過了,而且是梁國的亭卒在黑夜裡悄悄為他們澆的。楚國的邊縣縣令聽到亭卒們的報告,感到十分慚愧又十分的敬佩,於是把這件事報告了楚王。楚王聽說後,也感於梁國人修睦邊鄰的誠心,特備重禮送梁王,既以示自責,亦以示酬謝,結果他們化敵為友成為了友好的鄰邦。

為別人掩飾過失,這是一個搞好彼此關係的機會。當朋友在眾人或是你面前犯了錯,你一定要抱著吃虧的心理,乾脆就給他個面子,幫他一把,使他從內心深處佩服你的為人。明處吃虧,並不代表就沒有利益可享。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