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職場勵志

我為什麼不覺得背井離鄉有那麼牛逼和悲壯

今天看了微博上被瘋轉的一篇文章《北上廣打拚的遊子,為何遠離親人,仍義無反顧》,很多人都表示有同感,我想大概都是離鄉工作的人吧。

我也是離鄉工作的人。但背井離鄉的感觸,我似乎不是很深,興許是因為我離家近?興許是我的老婆也是從家鄉來的?興許我在這座城市裡生了兒子?興許我的爹媽現在也來到了這座城市?我不知道還有沒有什麼別的原因,反正,我好像一直沒覺出這種生活有多苦來。

2000年暑假快要結束的一天,我扛著被子在東直門看見接我的小范。我印象中身上最多不超過2000塊錢。我跟著他去太陽宮一所平房收拾東西,搬家。周圍都是很破舊的房子,住著雜七雜八的人,我和他把很少的一些家當搬上了一輛大發車,一路奔向了未來十幾年一直沒離開過的酒仙橋。

我們同住的房子是筒子樓,如果你到過酒仙橋,一定看到過那裡的筒子樓,三層舊樓,一排一排的,分別冠以幾街坊幾街坊的,比如我們住的,如果沒記錯的話好像就是四街坊。這兩個地名都挺讓我有好感的,酒仙橋,聽著就那麼有靈氣,四街坊,街里街坊的,大概住的也都是熱情好客的好鄰里。

我們住在一樓陰面的一間房裡,同單元還住著三個三口之家,有一家是不常住的,四家公用一個廁所,我們和另外一家合用一個廚房。房間原來是一對兒小夫妻住,我和小范搬進去第一件事就是把兩張合併在一起的單人床分開來一邊一個,旁邊有個斗桌,固定家具就是這些了,有點兒像宿舍但實際上比宿舍還不如。房租450,中途小范搬走了,後來房租又漲到500一個月,我一個人住到2003年。

又要提到那個我比較討厭的老闆了,我聽從了他關於「你把自己打理成什麼樣子就只能過那樣的生活」的說法,換了附近一處小兩居,房租一下從500漲到了1600,好像當時最初三個月的房租還是王老師來京幫我付的。是的,當時我的工資只有3K多,根本存不下錢。租了兩居之後,我只能辭職,換了個掙錢稍微多一點兒的工作,並且把同住的一居又轉租出去,心理和經濟上才稍微平衡了些。

本來是要說離鄉工作生活的,這一開頭就不由自主的掰開揉碎了說了,收回點兒來,多說心得,少說細節。

05年的某一天早晨我覺得應該買房了。那時候王老師已經來京一年。我們在附近看了兩處房子,訂了一處,就開始還貸的日子。07年我們搬進新房,後來一天先生就出世了。養孩子是費錢的事,這個不必多說。但即便如此,我還是在10年底買了車。隨後就到了現在。日子過得不緊不慢。

以上簡單把來京這十幾年生活的大事羅列了下,主要想說明:可能大家的起點都差不多,生活的軌跡也不會有太大差距,當然,那些真正有本事創業發家的,比不了,咱就說咱一般上班打工養家的。

我不是個工作特別出色的人,甚至會有些不思進取,但依然可以在北京實現買房生子買車等一系列所謂的養家大事,可能我是個沒心沒肺的主兒,因為我幾乎沒覺的這有多大的壓力,最顯著的表現就是:不止是在最初的幾年,包括成家之後所謂壓力更大的這些年,我依然沒有過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的感覺。

是的,身邊的朋友都知道我愛記帳,有一款記帳軟體,我從04年成家記到了現在,這十年來每一筆開銷,現在打開我的電腦都能查到。這個近乎變態的行為,讓諸多親友覺得我是個無比財迷的傢伙,但實際上,我幾乎是拿這個軟體當成遊戲玩了,看著各種收支數字,跟開了個店似的,可有意思了。並且,記帳只是讓我明白每一筆開銷的去處,而根本沒有對節流起到任何作用,該花的還是花。沒意識到過日子有多省著。

關於職業的事,我真的沒有太多可說的。談不上出色,也一直沒覺得受到多大的打擊。十幾年,我真正想離開北京回家,只有兩次。

第一次是來京半年的時候。當時所在的第一家廣告公司包了一份報紙版面,招我來不是什麼文案,就是給各大建材企業打電話拉廣告。半年了,我除了幫忙寫了幾篇軟文稿之外,什麼都沒拉到,年底公司搬家,元旦前,老闆給我發完2500塊錢的當月工資之後,告訴我不用跟著搬過去了。加上我身上的100多,我揣著這2600塊錢,直接坐車回家。在去火車站路上的公共汽車上,被人掏了包。一分錢沒有了。逃票回到了天津,打車回家,讓我媽出來幫我結車錢。

那個年過得,沒法提了,家裡人還安慰說沒事兒,不成就不去了。我也完全不像半年前一投簡歷就被人聘用一樣那麼信心十足了,剛剛知道,找個工作不是那麼容易的事。要感謝後來公司的主管,她在年前聯繫我面試,被我推脫,年後又聯繫我,我在一個大雪天重新回京,成為她的下屬。那個公司雖然也沒呆太長時間,但因為她的堅持,讓我有了再次赴京的機會和勇氣。

另外一次是03年底,所在公司發生了一些變故,當時的老闆因病去世了。說「樹倒猢猻散」一點兒也不為過,但真正讓我覺得是個打擊的並不是因為沒了工作,而是我第一次真切的感到世事無常,原本有那麼多那麼多的計畫和構想,一夜間人死燈滅,也第一次懷疑自己到底都在幹什麼,有沒有意義,能不能有結果。我想回家。這個想法我和王老師說,她說還以為有機會也跟我來北京呢。因為這個,我決定在北京繼續下去,半年後,她來北京,我們結婚。再往後,生活基本就順理成章了。

談起我的朋友們,現在在北京的朋友,基本上除了同事就是網友了。想法也不是都那麼一致的,即便在所謂的大城市,也有人願意過所謂「公務員」之類的生活的。環境自然重要,但道路還是可以自己選擇的。大部分感覺跟我差不多,沒什麼大富大貴,也沒什麼衣食之憂,過著我都還能理解或了解的生活。

至於家鄉的朋友,說實話,有一段時間,我是挺羨慕他們的,他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比我掙得多,也比我明白人情世故,每次回家聚會,看著他們各自安排著各種吃喝玩樂聚會項目,而被他們捧為見過世面的我,基本就跟個傻逼似的,嘿嘿笑著聽他們各種談資的份兒。還是那句話,也許是因為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即便是在家鄉,也還可以選擇自己做點兒什麼,或者選擇自己喜歡的職業做做,我羨慕他們都能在社會上立足了,而我還差得遠。

補充點兒關於買房的事。

有人說那時房價低所以沒壓力,這個我不否認,我要說的也不是你看我買得起房你買不起,我要說的是心態,與我同期的人有人沒房也有人買了別墅豪車,不同的生活方式,不是單靠壓力二字就能劃分的。如果我那時沒買房,現在也不會再買。我自己基本上是個碌碌之輩,如果換到現在的環境,我肯定是買不起房的人。但我可以接受自己買不起房這個事實。我不希望,也肯定不會讓自己的生活過得緊緊巴巴,背著重重的房貸過日子。買房不代表成功,也並不一定就是家的必需品。所謂壓力,都是自找。因買不起的東西餓死累死自己也是活該。

囉里囉唆說了這麼多,十四年的生活,肯定聊起來越聊越多,越聊越遠。總結一下吧:

1、這十幾年的生活,讓我覺得,在北京,壓力沒有那麼大。

2、動搖似乎誰都有過,我的動搖,並沒有靠什麼所謂遠大的理想來堅定。決定離開或者留下,其實有時候就是隨其自然,也許是乘勝追擊,也許是知難而退,談不上什麼悲壯和勇敢的。

3、能否安逸生活實際上還是個處世原則的問題,其實和是不是溜須拍馬灰色收入混日子什麼的並不是有著那麼直接的關係,也不能把自己的社交無能一律歸結為世濁自清。

4、奮鬥不是一件悲憤的事,生活更不應該是。

5、以上大概是一個在北京沒夢想的離鄉者的看法,不一定具備普遍性,各過各的,不必來辯。

  1. 真正牛逼的,是那些在困境中依然保持微笑的凡人
  2. 牛逼的事情都是在你一個人的時候做出來的
  3. 趁自己還年輕,給一個自己牛逼的機會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