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作文大全

關於觀後感的作文

前不久,我看了一部很有教育意義的電影——《一個獨生女的故事》。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一個不到十歲的小學生張鳴鳴本來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然而在短短的一年內,父親病逝,母親因重病住院。家裡所有繁雜的家務一下子全部落在了不到10歲的鳴鳴身上,嬌生慣養的她毅然挑起了生活的重擔,接受了生活的考驗。

鳴鳴是個在貧困的家庭中成長著的可愛善良的小姑娘。她也曾經有一個溫暖的家……但是父親因病去世,家中只剩下身患重病的母親和年幼的鳴鳴相依為命。在一個暴雨如注的晚上,鳴鳴的媽媽呼吸困難,需要氧氣,但氧氣袋裡沒有氧氣了,鳴鳴不顧外面的大雨,飛奔出去,一個人跑到醫院為媽媽充氧氣時,我仿佛感覺到一團火在我的胸中急促地燃燒——緊緊牽動著我心的是做女兒的那種孝心、那種愛心、那種毫不利己的仁愛之心……眼淚滾落在我的掌心。

一個10歲的小女孩,本來應當享受童年的大好時光,老天卻偏偏給她開了個玩笑。但是,就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下,她卻依然保持著一顆純潔善良、熱愛生活的心。電影裡所有細節無一例外地告訴我們:命運雖然對她不公平,但她從未抱怨過,反而將不公的命運作為鍛鍊自己的機會。她還堅信,她一定可以克服所有的困難!這種勇於奮鬥樂觀向上的精神不值得我們當今的孩子去學習嗎?

這時候,我想起了前不久,有好幾位家長給我反映,說自己的孩子,現在長大了(六年級學生),不聽話了,什麼事都自作主張。父母在某些事上給他建議或提醒,他們就嫌父母羅嗦,還跟父母頂撞,氣勢洶洶的樣子,根本不尊重父母。認為父母為他們付出是天經地義的。也從來沒有關心和理解父母的心。

還有以前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徐立殺母事件」和我在《金華晚報》上看到過的一篇報導:一對育人無數的教了20多年書的老教師,卻教不好自己的兒子,面對有「網癮」的兒子,他們左右為難——每天望著一天緊似一天的學習,如坐針毯。他們撥通了6138熱線,講述了他們對兒子沉迷網路遊戲後的無效努力,以及他們對教育的困惑和反思。他們的描述中有這樣幾句話「我真的沒有辦法,他玩遊戲時,我在旁邊講道理。他嫌我煩,甚至對我說『你要是不讓我玩,我就考得更差!你讓我難過,我會百倍還給你』」這些話像刀一樣,句句刺得他們心痛。

想到這些,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當前,孩子感恩意識的缺失非常普遍。面對父母的哺育之恩,很淡漠,只知受惠,不知感恩;享受著父母帶給自己的快樂,只知索取,不知奉獻;在處理人際關係中惟「我」為中心,人情味淡薄,不能與人為善,只知被愛,不知回報;現在,普遍家庭只有一個孩子,父母寵愛孩子,凡事替孩子包辦。好吃的留著,鉛筆替孩子削好,書包替孩子背著,家務不讓孩子碰著,有的學生飯還要大人餵著,都是無條件的給予,沒有培養小孩的回報意識。再加上父母抱著「再窮不能窮孩子」的傳統觀念,致使絕大多數孩子不知道「一粥一飯來之不易」的道理;很多孩子不體諒父母的艱辛,父母節衣縮食供孩子上學,孩子認為理所當然。更不用說有多少孩子受過生活的磨鍊,經受過苦難的考驗了。

我想這部電影是教育當代孩子和家長的最好教材。我們要教育孩子努力克服自己身上的嬌氣和驕氣,培養他們熱愛勞動、吃苦耐勞的精神,樹立樂觀自信、不怕艱難困苦的信心和毅力。同時我也深深感覺到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應該是我們教育者當前的第一件大事。()學校應把感恩教育作為德育工作的重點,開展系列教育活動,對孩子進行感謝父母,感謝老師,感謝所有幫助過你的人的教育,強化學生的感恩思想,讓同學們懂得自己的成長離不開父母、老師的關心、教育和培養;讓學生對社會對環境及周圍的人心存感激,從而幸福愉快地生活,進而主動幫助需要幫助的人,走出大寫的人生之路。

在這場戲裡面,還有一個人令我佩服,並值得我們廣大教師學習。那就是鳴鳴的班主任。她很關心學生的一舉一動。有一次,鳴鳴出黑板報,鳴鳴和另外一個同學連飯也來不及吃,一直在寫在畫。老師上來了,看見她們倆還沒吃飯,連忙叫她們去吃。她看見其中有一位同學只帶了一點飯,於是說明原因,叫她要注意營養均衡。鳴鳴只帶了一點點菜,沒有肉,老師看見了,把自己帶了的菜分了一半給她。在鳴鳴媽媽住院期間,老師也常常在放學之後去探望她,每次去都帶一些水果。

熱愛學生是我們教師職業道德的集中體現,是師德修養的根本內容。在教育過程中,老師是教育者,學生是受教育者。從教師的職責來說,其本質要求是熱愛學生,教好學生。「愛是教育的基礎」。熱愛學生是教師熱愛教育事業的具體體現,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和師德建設的內在要求。在二十幾年的教育實踐中,我深深體會到師德建設尤其要突出「愛」字,愛學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內容。

愛是無私的,只有真愛,才能喚醒學生內心深處的靈魂。作為教師,要不分親疏、不看背景,一視同仁地面對學生,特別要關愛後進生和像鳴鳴一樣的特殊學生。

對他們更是要傾注更多的愛心和耐心。應經常和他們談心,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和家庭情況,經常抓住他們的閃光點鼓勵他們。當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上有困難的時候,我們應該積極主動地幫助他們。一旦發現他們在學習上、身體上、思想上有什麼特殊情況,應及時、主動地和家長聯繫,向他們了解情況,取得家長的理解和配合,使每一個孩子都能揚長避短,健康地成長。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