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作文大全

紅旗渠導遊詞

紅旗渠導遊詞(一)

各位遊客朋友,大家好,歡迎各位來到安陽旅遊觀光,我是你們的導遊員小王,坐在我旁邊的這位,就是我們的安全大使楊師傅,他具有多年的駕駛經驗,技術嫻熟,由楊師傅開車大家盡可以安心,各位在安陽旅遊期間,就由我和楊師傅為大家提供服務,有什麼需要請您儘管提出來,我們將盡最大能力為您提供幫助。願我們的用心服務,能為您的旅途,帶去一分溫馨,送上一份貼心,也祝願我們的此次行程能為您留下一段美好回憶。

很多朋友可能都是第一次來安陽旅遊吧!下面我就安陽和我們要遊覽的殷墟景區給大家做一個簡單的介紹:安陽位於河南省最北部,地處晉、冀、豫三省交匯之處,是我國「八大古都」之一,在歷史上,曾先後有七個朝代在此建都,被譽為七朝古都,是甲骨文的故鄉,《周易》的發源地。

提出紅旗渠呀!首先我先給大家介紹下紅旗渠的精神,那就是「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在20世紀60年代,林縣人民以「重新安排林縣河山」的豪邁氣概,在縣委、縣政府領導下,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在巍巍太行山上開始了「引漳入林」大會戰,逢山鑿洞,遇溝架橋,一錘一釺,苦苦幹了10年,削平了1250座山頭,鑿過了211個隧洞,架設了152座渡槽,終於建成了盤繞太行山長達1500公里的引水灌溉工程——紅旗渠。在修建紅旗渠的過程中,共有189名英雄兒女獻出了寶貴生命,256名民工重傷致殘。

紅旗渠的建成,徹底改善了林縣人民「十年九旱、水貴如油」的惡劣生存環境,解決了57萬人和37萬頭家畜的吃水問題,使林縣54萬畝貧瘠的土地得打灌溉,農業生產得到了極大提高,同時也帶動了工業、交通、能源、建築等方面的大力發展,因此,紅旗渠被林州人民稱為「生命渠」、「幸福渠」,被中外友人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人工天河,中國的水長城。在紅旗渠工程剛剛上馬時,就收到了毛澤東主席的讚賞,他還親切接見了當時的林縣縣委第一書記楊貴。70年代初,紅旗渠工程勝利竣工以後,周恩來總理總經自豪地告訴國際友人,新中國有兩大奇蹟,一個是長大大橋,一個是林縣的紅旗渠。

好的,景區馬上就要到了,請大家關好車窗,帶好隨身物品,隨我下車,請記住我們的旅遊車顏色為淺黃色,車號豫A15959,等我辦完購票手續,我們一起進入景區。

分水苑—浮雕—分水閘—紀念館—山碑-青年洞

遊客朋友們,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紅旗渠景區,首先我們來參觀分水苑景區,分水苑原名墳頭嶺,因為紅旗渠總幹渠在這裡分為三條幹渠,所以改名為分水苑,大家請看這就是分水苑牌坊,它寬11米,高9米,是1994年建成的仿古建築,正面「分水苑」三字為原林縣縣委第一書記楊貴所題寫。

走過分水苑牌坊,大家迎面看到的是千軍萬馬戰太行的巨大浮雕,這組浮雕長22.1米,高3.5米,雕塑大小人物近80個,浮雕以林州人民戰太行的群體形象為主題,以磅礴的氣勢勾勒出一幅改天換地的斗天圖,既有凌雲壯志的豪邁氣概,又有雄偉壯觀的戰鬥場面,站在浮雕前大家是不是想起了毛主席詩詞中的那句「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好,繼續向前走,現在我們來到的是紅旗渠的總幹渠分水閘,大家請看正面樓頂上「紅旗渠」三個蒼勁有力的大字為著名學者、時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的郭沫若先生親筆所書。

經過分水閘,現在我們來到的是紅旗渠紀念館,紀念館匾額由時任全國政協副主席趙朴初先生題寫,廳內懸掛著黨和國家領導人為紅旗渠的題詞。中央的這個沙盤模型是70年代在周總理親自安排下製作的,曾長期在中國農業展覽館展出。在看過這個沙盤模型後,您對紅旗渠就會有一個整體的直觀的印象。

好,各位遊客朋友,現在我們看到的摩崖石刻「山碑」二字,是《山碑》攝製組於1990年請前國家主席李先念題寫的片名。《山碑》是一部反映林縣人民戰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的發展三部曲的電視片。碑就是山,山就是碑。將山碑二字刻在青年洞口的山崖上,教育子孫後代要繼承和發揮紅旗渠精神。山碑二字的旁邊的洞口就是青年洞了。青年洞是紅旗渠總幹渠的咽喉工程之一,從地勢險惡、石質堅硬的太行山腰穿過,該工程於1960年2月動工,在當年10月因為自然災害和國家經濟困難,總幹渠被迫停工。為了早日將漳河水引入林縣,建渠幹部民眾發出了「寧願苦戰,不願苦熬」的吼聲,精選了300名男女青年組成突擊隊,堅持繼續施工,當時每天只有六兩糧食,為了填飽肚子,就上山挖野菜,下漳河撈河草充飢,很多人得了浮腫病,仍堅持戰鬥在工地,以愚公移山精神,終日挖山不止,他們創造了「連環炮」、「三角炮」、「瓦缸窯炮」等爆破方法,加快挖山進程,經過一年零五個月的奮戰,終於在1961年7月15日將洞鑿通,為了紀念他們艱苦奮鬥的業績,將此洞命名為「青年洞」,1973年,郭沫若先生為此工程親筆寫了洞名。

1996年,江澤民總書記視察紅旗渠,並親筆題詞「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紅旗渠精神」,現在為了更好地保護紅旗渠,發揮它的教育功能,紅旗渠被列為國家重點文保護單位,並列入中國紅色旅遊發展綱要。

好了,朋友們,因時間關係,今天的講解到這裡就結束了,接下來請大家自由參觀,半小時後我們在景區門前集合,謝謝。

紅旗渠導遊詞(二)

遊客朋友們,大家好!遠道而來,一路辛苦了,歡迎您來到林州市參觀遊覽。我是你們的導遊員***,大家可以叫我小洪。首先,我代表天馬旅行社感謝大家的信任!本社是一家重契約,守信用追求卓越服務的旅行社,相信各位的選擇是沒有錯的!正所謂「我選擇,我喜歡!」希望大家雖然出門行萬里,也能感覺到家的溫馨。其次,我代表坐在我旁邊的這位「三好司機」向大家問好!我們的司機姓劉,他可是位長相好,脾氣好,而且技術一流好的司機,有他的嫻熟駕駛,這一路上我們肯定會玩的放心,玩的開心!最後,我代表本人向各位鞠躬了!俗話說:「相聚即是緣分」,能與大家一起享受您的休閒娛樂之旅是我的榮幸,在接下來的幾天裡,希望大家多多支持配合。同時希望大家能夠相互關係,相互愛護,為這段旅途留下一段美好而難忘的回憶!雖然我不是最優秀的導遊,但今天一定是最用心的導遊,我的手機號是13523855601,有事您說話,洪導一定盡全力滿足您的要求!在此,我預祝大家本次旅途愉快,玩的開心,玩的盡興。

為使各位在林州期間能對這座城市的歷史文化和古蹟有進一步的了解,我現在將林州的歷史及紅旗渠的大致情況向大家做簡單的介紹。林州市位於太行山東麓,晉、冀、豫三省交界處,改革開放以來,林州人民在黨的領導下,以二十世紀60年代修建紅旗渠、80年代發展建築業、90年代以來大力發展工商業為標誌,譜寫了「戰太行、出太行、富太行」創業三部曲,並孕育形成了「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成為激勵全市上下幹事創業的強大精神動力,促進了林州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的長足發展。林州人民常年在全國各地承包建築工程,形成了全國知名的「林州建築」,是著名的建築之鄉。我想大家平時對國家的航天事業有很大的關注吧,優秀的航天員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了航天任務,為祖國帶來了無限榮譽,但是大家可能有所不知,我國第一位飛天的女性太空人劉洋就是林州人,聽到這,大家會不會對林州有更深刻的了解呢?

紅旗渠是20世紀60年代,林縣人民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從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此工程改變了林縣歷史上嚴重缺水的狀況,使當地最基本的生存條件得到改善,促進了社會和經濟的發展,被世人稱之為「人工天河」。1990年,林州開始開發紅旗渠景區,歷時十幾年,通過科學規劃,建成了分水苑、青年洞、絡絲潭三個景區,使昔日的荒草坡成為聞名中外的旅遊勝地。

好了,情況大致就是這樣,景區也到了,現在請大家帶好自己的隨身物品,管好車窗,排隊下車,有小孩的遊客請照顧好自己的孩子。大家在這裡集合,我們即將進入景區,開始今天的雲台山之旅。

紅旗渠導遊詞(三)

首先我們參觀的是分水苑景區,當地原名墳頭嶺,由於紅旗渠總幹渠在這裡分為三條幹渠,故改名為分水嶺。走進分水苑牌坊,迎面看到的是千軍萬馬戰太行巨型浮雕。這組浮雕由安陽市園林設計室袁建國同志設計,長22.1米,高35米,雕塑大小人物近80個。浮雕以林州人民戰太行的群體形象出現,用磅礴的氣勢勾勒出一幅改天換地的斗天圖。整個浮雕分為四個場面:1.林縣縣委發出引漳人林的動員號召;2.工程技術人員實地勘測;3、凌空除險;4、千軍萬馬戰太行。

在千軍萬馬戰太行浮雕右側,是紅旗渠主要工程壁畫,共有六幅。()

第一幅是「紅旗渠源」。紅旗渠源頭位於山西省平順縣,是將漳河水引入紅旗渠的樞紐工程。1960年3月,承擔截流任務的林州人民,在無大型機械,又無先進技術的情況下,以大無畏的革命氣概跳人冰涼刺骨的激流,逼水改道,流入紅旗渠內。第二幅是「青年洞」,關於青年洞的大致情況我們在後面會給大家做詳細的講解。 第三幅是「空心壩」。該工程是以壩上過河水,壩中過渠水,解決了河水與渠水在一個平面上交叉的矛盾,是一座兩用壩,故稱空心壩。第四幅是「南谷洞水庫」。該水庫始建於1958年,既起到調節汛期洪峰,又可補充紅旗渠水源,現在已被開發成「太行平湖」風景區。第五幅是「桃園渡橋」。該橋是座三用渡橋,上面是公路,可以行汽車;中間是涵洞,可以流渠水;下面是河床可以過洪水。現在為了解決林州城市人口用水,又在涵洞裡鋪設了管道,把弓上水庫的水逆紅旗渠水引入市內,所以又成了四用橋。第六幅是「紅英匯流」,描繪的是幾大主要工程匯合完成的輝煌景觀。

接下來我們將去參觀青年洞景區。由分水苑景區乘車上行30公里,就到達青年洞景區。這裡山高水險,紅旗渠懸掛在巍峨雄峙的太行山懸崖絕壁之上,八米寬的紅旗渠從山中穿過,確實是一道雄險秀麗的風景! 「鷹咀山」是進入青年洞景區的第一景。在紅旗渠之上有段崖壁,書有「鷹咀山」三個大字。舉目靜觀,突出的山崖酷似一隻雄鷹聳立於紅旗渠之上,極目遠望,意欲展翅騰飛。看到雄鷹展翅,就不會忘記繼續發揚紅旗渠精神,繼續努力奮鬥,建設好我們的祖國。現在我們看到的就是虎口崖,山崖向外突出10餘米,崖勢險惡、高聳入雲。當時修建紅旗渠時,山崖上時有石頭掉下來砸傷修民工。為了減少傷亡事故的發生,勇敢無私的除險隊長任羊成帶著他的夥伴們,腰系大繩從山崖上飛盪進入虎口,除掉險石,人們稱這種舉動叫「虎口拔牙」。大家看崖下就是著名的神工鋪了,是當年修渠民工住過的地方。為了早日完成這項巨大的工程,他們都甘願露宿山崖,爭取更多的時間施工;面對艱難的生存和施工條件,他們不但毫無怨言,還互相鼓勵,聽從指揮,以艱苦奮鬥的大無畏精神使得整個工程得以早日完成。該工程是紅旗渠總幹渠的咽喉工程之一,也是紅旗渠最艱險的工程,是當年青年突擊隊員在艱苦困難的條件下,以「寧願苦幹,不願苦熬」的精神開鑿的。為紀念青年們艱苦奮鬥的業績,紅旗渠工程指揮部將此洞命名為「青年洞」,1973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郭沫若為此工程親筆題寫了洞名。

在那麼艱苦的條件下,林州兒女依然保持著樂觀的情緒,以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紅旗渠精神作為精神支撐,完成了這一偉大歷史性工程。紅旗渠的修築雖然已經過去很久,但是通過今天的遊覽,我想大家對整個偉大的工程一定有了更深了解,希望大家不要忘記當時艱苦的山中歲月,不要忘記那些偉大的修渠人。

好了,遊客朋友們,景點的講解到這裡就要結束了,在這裡,我要多謝大家的支持與配合,我想大家還意猶未盡吧,現在請大家自由參觀遊覽,拍照留念。景區遊人較多,請注意物品安全,不過希望大家注意把握時間,我們一個小時後,在景區門口準時集合登車,車牌號是豫A86206,為一輛藍色大巴車。祝大家玩的愉快,謝謝!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