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作文大全

關於民俗的作文

關於民俗的作文(一)

農曆正月初二至初七,是雲南屏邊、蒙自、河口等地苗族人民一年一度的“踩花山”節。每到這個時候,來自各村各寨的苗族人民,潮水般地從四面八方幾個苗村寨之間的開闊坡地上。“花桿”是踩花山節的重要標誌,一般選擇挺直高大的青松或柏樹,扎以鮮花,彩旗。定花村的人(又稱花桿頭)是大家公認的“好心腸的人”。這人必須在節日的第一個早晨,趁太陽出山以前把花桿豎好。

“踩花山”這天,首先由“花桿頭”向前參加“踩花山”的人敬酒,祝福,隨後宣布“踩花山”節開始。這時,花山場內外鑼鼓齊鳴,鞭炮聲,銅炮槍聲此起彼伏,鮮花、朋旗迎風招展,各種歡慶活動先後開始進行。青年男女有的對唱山歌,有的跳三步舞、蹬腳舞,有的跳獅子舞,還有的鬥牛,整個花山場上一片歡騰。

滇東北和滇南一帶苗族,每年農曆六月六日過“踩花山節”。傳說古時苗族戰敗流落異鄉,想起祖先東逃西散的苦,傷心落淚。一年六月初六,祖先顯靈,勸他們不要太難過,應該到高山頂上吹蘆笙、唱歌跳舞給我們看。說完天上落下一朵花,掛在一棵樹上。大家圍著這棵樹歌舞,吹蘆笙,這年的莊稼長得特別好。從此後,每年六月六,苗家都要穿上節日盛裝,到高山上栽一棵花樹,舉行跳蘆笙舞、鬥牛、跳獅子舞、爬花桿等活動。其中,引人注目的是爬花桿,誰爬得高,就把一個豬頭和好酒獎給誰。

這就是苗族熱鬧的花山節。

關於民俗的作文(二)

傣族服飾,男子著無領對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著黑色或白色長管褲,冷天披毛氈,多用白布或青布包頭。紋身的習俗很普遍,男孩到十一、二歲時,即請人在胸、背、腹、腰及四肢刺上各種動物、花卉、幾何紋圖案或傣文等花紋以為裝飾。婦女傳統著窄袖短衣和筒裙。傣族婦女的服飾以美觀大方著稱,民族特點濃郁,而且各地不同。但束髮、筒裙和短衫這三樣則是相同的。西雙版納傣族婦女,著白色或緋色內衣,腰身細小,下擺寬,下著各色筒裙。芒市等地婦女,婚前著淺色大襟短衫,長褲,束小圍腰,婚後改羊對襟短衫,黑色筒裙。傣族婦女的束髮不同於苗、瑤等族的束髮,她們是將頭髮打成髮髻頂於腦後,或稍偏於腦的一側,這種髮髻一般不束帶,有的僅鵯梳子或頂塊花頭巾。傣族婦女的筒裙,式樣象水桶一樣,與景頗族、佤族、布朗族等族不同的是,以長到腳背為特點。傣族婦女的短衫,尤其是西雙版的窄袖短衫,更獨具民族風格,袖管又長又細,僅夠穿進一隻胳膊;衫身,除緊身外,長僅及腰部,後擺還不及腰部,少許脊背外露,時隱時現,為整個服裝增色不少。內地傣族婦女服裝與邊疆大體相同,但有地區性特點,往往被其他民族呼為“花腰傣”、“大袖傣”等。

染齒,將牙齒用黑煙染成黑色,被傣族婦女認為是一種美,如同男女紋身一樣。在西雙版納外,隨處可見黑齒的老年婦女,但在青年人中已不見了。

傣族婦女的穿著打扮,是全世界最美麗的,它就像孔雀開屏一樣,五彩繽紛,美不勝收,令人嘆為觀止。只要了解情況的人,都覺得這話一點也不算誇張。傣族婦女一般都長得身材苗條,面目清純嬌美,看上去婷婷玉立,儀態萬方,因此素有“金孔雀”的美稱。她們不僅長得美,而且還善於打扮,用獨具特色的服飾把自己裝扮得一個個如花似玉。傣族婦女一般喜歡穿窄袖短衣和統裙,把她們那修長苗條的身材充分展示出來。上面穿一件白色或緋色內衣,外面是緊身短上衣,園領窄袖,有大襟,也有對襟,有水紅、淡黃、淺綠、雪白、天藍等多種色彩。現在多是用喬其紗、絲綢、的確良等料子縫製。窄袖短衫緊緊地套著胳膊,幾乎沒有一點空隙,有不少人還喜歡用肉色衣料縫製,若不仔細看,還看不出袖管,前後衣襟剛好齊腰,緊緊裹住身子,再用一根銀腰帶繫著短袖衫和統裙口,下著長至腳踝的統裙,腰身纖巧細小,下擺寬大。傣族婦女的這種裝束,充分展示了女性的胸、腰、臀“三圍”之美,加上所採用的布料經柔,色彩鮮艷明快,無論走路或做事,都給人一種婀娜多姿、瀟灑飄逸的感覺。

傣族男子一般都穿無領對襟或大襟小袖衫,下穿長管褲,用白布、青布或緋布包頭,有的戴呢禮帽,顯得瀟灑大方。

傣族無論男女,出門總喜歡在肩上挎一個用織綿做成的挎包(筒帕)。挎包色調鮮艷,風格淳樸,具有濃厚的生活色彩和民族特色。圖案有珍禽異獸,樹木花卉或幾何圖形,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每一種圖案都含有具體的內容,如:紅、綠色是為了紀念祖先;孔雀圖案表示吉祥如意;大象圖案象徵著五穀豐登,生活美好;充分表現了傣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關於民俗的作文(三)

民俗與人類的關係十分密切。我國歷史悠久,民族眾多,習俗文化極其豐富。《禮記﹒王制篇》曰,“命大師陳詩以觀民風。”其中,“陳詩”即民間歌謠,“民風”即民間風俗。一般指民間的風俗習尚。《荀子﹒樂論》中曰“移風易俗”。唐朝柳宗元《捕蛇者說》曰,“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這裡的人風也指民情風俗。

據《漢書》載,“上之所化為風,下之所化為俗”,是說上層階級的教化,具有的推廣力量,叫風;民間百姓教化的東西,在民間眾人所習曰俗。俗即習俗,“人相習,代相傳”。我國歷代學者都積累了大量的民間習俗資料或故事。成書最早見於先秦至西漢的《山海經》,記錄了豐富的古民俗珍貴資料。《周禮﹒禖氏》雲,“中春之月,令會男女。於是時也,奔者不禁。”風俗時節,踏青會友的好氣節。源出《魯都賦》載,“及其素秋二七,民胥袚禊,國於水游”,把民間習俗秋禊日改為中秋節的前一天。在東漢時期已產生了專門的風俗著作,如應劭的《風俗通義》,晉朝時期有周處的《風土記》,其民間的風俗意義很明確。

南朝的宗懍有感於《朝會》、《上巳》、《秋興》、《娛臘》等這些風俗著述“比事則未宏”,才作《荊楚歲時記》以補不足。它記述了當時楚地自元日至除夕一年之中的歲時、節令和風物故事共二十餘事。書中博征群籍以釋事,保存了古代的一些神話傳說,記錄了六朝時期的民間習俗。又如,杭州西湖白娘子的故事產生於民間,明吳從先《小窗自紀》載,“宋時法師缽貯白蛇,覆於雷峰塔下。”可見,白娘子的故事在宋代或者以前就流傳於民間。戲劇中塑造白娘子在西湖邂逅許仙,結緣佳偶。但他們的婚姻在封建社會中,一再受到世俗習慣勢力的仇視與破壞,終因法海的干涉,絕情悲劇。其中,五月端午節以雄黃酒驅蛇邪的傳說,從黃本到舊抄本,是清代的傳奇作品,增加了《端午》、《求草》、《斷橋》、《合缽》等出戲,其習俗用雄黃酒驅蛇蟲瘟神的民間傳說的形式略具雛形了。

清人顧張思撰著的《土風錄》,所及為鄉土風俗,具有以土風為主,百科為輔的內容特點。其書徵引浩繁,精妙餘味。如卷十,第一句便曰:“俗輕古學,尚時文,蓋為科名起見。”直言八股文的來龍去脈及其體制。又如卷二“纏足,以布纏其足,令小。”配吳鈞詩,樊川詩等關於纏足的記載和線索。又如,“摸盲盲,小兒以巾掩目暗中摸索,謂之摸盲盲。始於唐明皇楊貴妃之戲,號捉迷藏,見致虛閣《雜俎》。”原來,俗語中“摸瞎糊”,就緣於楊貴妃宮中戲劇。在卷一的“端午龍舟”中,辯證了龍舟競渡並非僅紀念屈原一人,還指紀念伍子胥。它不僅是一部文史、民俗,還是政治、經濟頗有利用價值的難得辭書。另外,各民族都經歷了原始社會,都曾有過靈魂不滅的思惟觀念,都有祖先信仰、圖騰崇拜的階段。歷史跡象表明,民間儺文化現象,在古代風俗習慣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我國古代《風俗通》記載,“天地開闢,未有人民,女媧搏黃土作人,劇務力不暇供,乃引繩於泥中,舉以為人。”古代神話傳說,最初的人類,是神用泥製造的。《聖經﹒創世紀》也記載,“耶和華上帝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到他的鼻孔里,泥土就成了有靈的活人”。古埃及神話中,有位豺頭人叫赫奴姆的神,用泥土製造了人並賦予他們的靈性。()古希臘神話中,宙斯大神,也用泥土造人,然後給以智慧使之成活。一些民間故事或民間文學中,如北美印第安人部落、玻里尼西亞民族、我國西南少數民族山寨、武陵山區土家族民族山寨等地,有大量追憶遠古洪水滔天、兄妹近緣婚配的記載或口頭傳說,等等。在這些古俗現象的比較分析中,反映了古人們的原始信仰和思維,對於了解古人的心裡願望,剖析奇異神話等比較民俗形態的產生起到了積極作用。

由於民俗現象本身的普遍存在,它是在一定範圍或空間內,由古代民間在生活中或生產中,自然創造的,為人們長久承襲,有規律的、足以約束人們的行動和意識的習慣。它是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表現,是一種社會文化現象。它有良俗和陋俗之分。並在一定時期可以相互轉化或演變。如《禮記﹒曲禮》孔疏,“車上貴左,左尊,故昂。右卑,故垂也。”《左傳桓公八年》雲,“楚人上左。”《禮記﹒祭義》鄭注,“周尚左也。”《史記﹒匈奴列傳》雲,“其坐,長左而北向。”《正義》雲,“其坐北向,長者在左,以左在尊也。”反應了古人尊左習俗流傳的寶貴材料。但是,張守節《史記正義》雲,“秦漢以前用右為上。”《漢書﹒諸侯王表序》雲,“作左官之律。”顏師古注,“漢時依上古法,朝廷之列以右為尊。”約定俗成,“古人以右為尊”之說源遠流長,至今現代漢語解釋中,“右”有“崇尚、高貴、上等”之意。“左”有“偏、邪、不正常”等義。可見,我們區分良俗和陋俗,除看其歷史有無進步意義外,還要在其特定的民族生活中,是否對今天的生產或生活有利,對人們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及其身心健康是否有利,對社會文化、經濟建設與發展是否有利。

總之,無論民族發展到什麼時代,都離不開自己的音樂,離不開自己的舞蹈,更離不開自己民族的文化精神。資料顯示,隋唐以來,記錄風俗習慣及民間文藝的書籍就更多了。其具有現代意義的民俗學著作,卻產生在新文化運動之後。1920年北京大學成立“歌謠研究會”,1922年創辦《歌謠》周刊,首次揭示研究歌謠的目的是文藝的與民俗的。1928年中山大學正式成立民俗學會,出版民俗學期刊和叢書,並舉辦民俗學傳習班。30年代前後,杭州又成立了民俗學會,繼承並發展了北大和中大這方面的學術工作。1950年,北京成立了民間文藝研究會。到1966年以前,出版了《民間文藝集刊》和《民間文學》等刊物。1979年,鍾敬文等教授聯合發表了《建立民俗學及有關研究機構的倡議書》。1982年以來,北京、上海等許多省相繼建立民俗學組織。1983年4月,中國民俗學會在北京成立,並創辦民俗學講習班。這時期,許多地區博物館也建立了民俗學部或開展民俗學資料展覽會,現在民俗學在我國已達到了新的繁榮時期。民俗的深入調查與研究,其發展在我國具有廣泛的天地,為提高科學文化水平,為繁榮富強的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設做出貢獻。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