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作文大全

民俗作文

民俗與人類的關係十分密切。我國歷史悠久,民族眾多,習俗文化極其豐富。《禮記﹒王制篇》曰,“命大師陳詩以觀民風。”其中,“陳詩”即民間歌謠,“民風”即民間風俗。一般指民間的風俗習尚。《荀子﹒樂論》中曰“移風易俗”。唐朝柳宗元《捕蛇者說》曰,“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這裡的人風也指民情風俗。

據《漢書》載,“上之所化為風,下之所化為俗”,是說上層階級的教化,具有的推廣力量,叫風;民間百姓教化的東西,在民間眾人所習曰俗。俗即習俗,“人相習,代相傳”。我國歷代學者都積累了大量的民間習俗資料或故事。成書最早見於先秦至西漢的《山海經》,記錄了豐富的古民俗珍貴資料。《周禮﹒禖氏》雲,“中春之月,令會男女。於是時也,奔者不禁。”風俗時節,踏青會友的好氣節。源出《魯都賦》載,“及其素秋二七,民胥袚禊,國於水游”,把民間習俗秋禊日改為中秋節的前一天。在東漢時期已產生了專門的風俗著作,如應劭的《風俗通義》,晉朝時期有周處的《風土記》,其民間的風俗意義很明確。

南朝的宗懍有感於《朝會》、《上巳》、《秋興》、《娛臘》等這些風俗著述“比事則未宏”,才作《荊楚歲時記》以補不足。它記述了當時楚地自元日至除夕一年之中的歲時、節令和風物故事共二十餘事。書中博征群籍以釋事,保存了古代的一些神話傳說,記錄了六朝時期的民間習俗。又如,杭州西湖白娘子的故事產生於民間,明吳從先《小窗自紀》載,“宋時法師缽貯白蛇,覆於雷峰塔下。”可見,白娘子的故事在宋代或者以前就流傳於民間。戲劇中塑造白娘子在西湖邂逅許仙,結緣佳偶。但他們的婚姻在封建社會中,一再受到世俗習慣勢力的仇視與破壞,終因法海的干涉,絕情悲劇。其中,五月端午節以雄黃酒驅蛇邪的傳說,從黃本到舊抄本,是清代的傳奇作品,增加了《端午》、《求草》、《斷橋》、《合缽》等出戲,其習俗用雄黃酒驅蛇蟲瘟神的民間傳說的形式略具雛形了。

清人顧張思撰著的《土風錄》,所及為鄉土風俗,具有以土風為主,百科為輔的內容特點。其書徵引浩繁,精妙餘味。如卷十,第一句便曰:“俗輕古學,尚時文,蓋為科名起見。”直言八股文的來龍去脈及其體制。又如卷二“纏足,以布纏其足,令小。”配吳鈞詩,樊川詩等關於纏足的記載和線索。又如,“摸盲盲,小兒以巾掩目暗中摸索,謂之摸盲盲。始於唐明皇楊貴妃之戲,號捉迷藏,見致虛閣《雜俎》。”原來,俗語中“摸瞎糊”,就緣於楊貴妃宮中戲劇。在卷一的“端午龍舟”中,辯證了龍舟競渡並非僅紀念屈原一人,還指紀念伍子胥。它不僅是一部文史、民俗,還是政治、經濟頗有利用價值的難得辭書。另外,各民族都經歷了原始社會,都曾有過靈魂不滅的思惟觀念,都有祖先信仰、圖騰崇拜的階段。歷史跡象表明,民間儺文化現象,在古代風俗習慣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我國古代《風俗通》記載,“天地開闢,未有人民,女媧搏黃土作人,劇務力不暇供,乃引繩於泥中,舉以為人。”古代神話傳說,最初的人類,是神用泥製造的。《聖經﹒創世紀》也記載,“耶和華上帝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到他的鼻孔里,泥土就成了有靈的活人”。古埃及神話中,有位豺頭人叫赫奴姆的神,用泥土製造了人並賦予他們的靈性。古希臘神話中,宙斯大神,也用泥土造人,然後給以智慧使之成活。一些民間故事或民間文學中,如北美印第安人部落、玻里尼西亞民族、我國西南少數民族山寨、武陵山區土家族民族山寨等地,有大量追憶遠古洪水滔天、兄妹近緣婚配的記載或口頭傳說,等等。在這些古俗現象的比較分析中,反映了古人們的原始信仰和思維,對於了解古人的心裡願望,剖析奇異神話等比較民俗形態的產生起到了積極作用。

由於民俗現象本身的普遍存在,它是在一定範圍或空間內,由古代民間在生活中或生產中,自然創造的,為人們長久承襲,有規律的、足以約束人們的行動和意識的習慣。它是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表現,是一種社會文化現象。它有良俗和陋俗之分。並在一定時期可以相互轉化或演變。如《禮記﹒曲禮》孔疏,“車上貴左,左尊,故昂。右卑,故垂也。”《左傳桓公八年》雲,“楚人上左。”《禮記﹒祭義》鄭注,“周尚左也。”《史記﹒匈奴列傳》雲,“其坐,長左而北向。”《正義》雲,“其坐北向,長者在左,以左在尊也。”反應了古人尊左習俗流傳的寶貴材料。()但是,張守節《史記正義》雲,“秦漢以前用右為上。”《漢書﹒諸侯王表序》雲,“作左官之律。”顏師古注,“漢時依上古法,朝廷之列以右為尊。”約定俗成,“古人以右為尊”之說源遠流長,至今現代漢語解釋中,“右”有“崇尚、高貴、上等”之意。“左”有“偏、邪、不正常”等義。可見,我們區分良俗和陋俗,除看其歷史有無進步意義外,還要在其特定的民族生活中,是否對今天的生產或生活有利,對人們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及其身心健康是否有利,對社會文化、經濟建設與發展是否有利。

總之,無論民族發展到什麼時代,都離不開自己的音樂,離不開自己的舞蹈,更離不開自己民族的文化精神。資料顯示,隋唐以來,記錄風俗習慣及民間文藝的書籍就更多了。其具有現代意義的民俗學著作,卻產生在新文化運動之後。1920年北京大學成立“歌謠研究會”,1922年創辦《歌謠》周刊,首次揭示研究歌謠的目的是文藝的與民俗的。1928年中山大學正式成立民俗學會,出版民俗學期刊和叢書,並舉辦民俗學傳習班。30年代前後,杭州又成立了民俗學會,繼承並發展了北大和中大這方面的學術工作。1950年,北京成立了民間文藝研究會。到1966年以前,出版了《民間文藝集刊》和《民間文學》等刊物。1979年,鍾敬文等教授聯合發表了《建立民俗學及有關研究機構的倡議書》。1982年以來,北京、上海等許多省相繼建立民俗學組織。1983年4月,中國民俗學會在北京成立,並創辦民俗學講習班。這時期,許多地區博物館也建立了民俗學部或開展民俗學資料展覽會,現在民俗學在我國已達到了新的繁榮時期。民俗的深入調查與研究,其發展在我國具有廣泛的天地,為提高科學文化水平,為繁榮富強的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設做出貢獻。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