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三姓家奴典故

三姓家奴」典故

來源與含義:

出自羅貫中的《三國演義》,特指呂布

典故含義:

諷刺呂布因個人利益而頻繁更換主君的行為。

表達對呂布不忠不義、反覆無常的批評。

詳細解釋:

呂布本姓呂,後認丁原為義父,姓丁;再認董卓為義父,姓董。因其頻繁更換主君,被張飛稱為「三姓家奴」。

在《三國演義》中,張飛之所以罵呂布為「三姓家奴」,是因為呂布為了個人利益,先後殺害了丁原和董卓,表現出極大的不忠和不義。

歷史與文學中的呂布:

歷史上,呂布(字奉先)是東漢末年的名將,曾為丁原、董卓等將領效力,後自立為徐州牧,最終被曹操擊敗並處死。

在《三國演義》等文學作品中,呂布以其勇猛和忠誠著稱,但同時也因其不忠和不義的行為受到批評。

總結:「三姓家奴」這一典故深刻地反映了中國古代社會對忠誠和道德的重視。通過呂布的故事,人們記住了這一警示,即忠誠和道德的重要性超越了個人的利益和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