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什麼是歌行體

歌行體介紹

歌行體是中國古代詩歌的一種重要體裁,它起源於漢魏六朝時期的樂府詩,並在初唐時期得到進一步的發展。這種體裁的詩歌在格式和節奏上沒有嚴格的要求,不講究平仄,字數以五言和七言爲主,但可以參差不齊,也可以變韻。歌行體的一箇顯著特點是其章節和格律相對自由,形式上常採用五言、七言、雜言的古體,也被稱爲古詩或古風。

發展歷程

歌行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南朝宋時期的鮑照,他通過模擬和學習樂府詩,經過消化吸收和創造,形成了以七言體爲主的歌行體。

到了唐代,歌行體成爲一種正式的詩體,許多著名的詩人都創作了歌行體的作品,如劉希夷的《代悲白頭吟》和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等。

特點和應用

歌行體以敘事爲主,篇幅較長,善於抒情寫景,句式多變,富於變化。

它不僅限於七言形式,中長篇敘事詩、抒情詩、寫景詩也屬於歌行體。

明代文學家徐師曾在《詩體明辨》中對“歌”、“行”及“歌行”進行了詳細解釋,強調了其放情長言、雜而無方的特點。

代表作品

自唐代以來,歌行體出現了許多名篇,如《燕歌行》、《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行路難》、《琵琶行》、《長恨歌》、《春江花月夜》、《將進酒》、《兵車行》等。

甚至在《紅樓夢》中,《好了歌》、《葬花吟》等也被歸類爲歌行體。

綜上所述,歌行體是一種具有豐富歷史和獨特藝術特色的古代詩歌體裁,它通過靈活多變的形式和內容,展現了古代詩人的情感世界和審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