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八股取士什麼

八股取士是明清時期選拔官吏的主要方式,它源於科舉制度,具體特點如下:

考試內容:科舉考試僅限於四書五經的範圍內命題,文體嚴格限定為八股文。這意味著應考者不能展現個人見解,而是要按照規定的格式和內容來寫作。

考試流程:明朝的科舉考試分為三級,首先是省級的鄉試,及格者稱為舉人;其次是京城的會試,合格者成為貢士;最後是皇帝主持的殿試,決定進士的名次,前三名分別為狀元榜眼探花

社會影響:八股取士不僅禁錮了知識分子的思想,而且導致了許多官員成為皇帝的忠順奴僕。此外,這種制度還導致了教學內容的單一化和考試形式的刻板化,扼殺了創造性,不利於教育的發展和選賢任能。

文章結構:八股文的結構包括破題、承題、起講、入題、出題、起股、中股、後股、束股、落下等十個部分。這種文章形式要求嚴格,內容必須符合儒家經典,尤其是《四書五經》。

歷史背景:八股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北宋時期,當時王安石提出以經義文章取代詩賦,強調實用價值。到了明朝初期,朱元璋開始採用八股文作為科舉考試的內容。明成化年間(1465-1487年),八股文的程式最終形成。

綜上所述,八股取士是一種旨在通過嚴格的考試制度選拔官吏的做法,它在中國歷史上有著深遠的影響,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