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地栿

地栿中國古代建築中的一種重要構件,具有以下特點:

位置與作用:

地栿位於欄桿的闌板或房屋牆面底部與地面相交處,是石欄桿的第一層,起到連線柱腳和增強整體剛度的作用。

地栿的橫截面為扁矩形,立面通常為方角帶狀長方形,上面有安裝欄板和望柱的凹槽及榫窩,底面鑿出排泄雨水的「過水溝」。

構造特點:

地栿的總長度為台明通長減1~1/2.5地栿的高度。每塊(分段)的長度不定,但每兩塊的連結處應設在兩欄攔柱之中間。

地栿的寬度為望板寬度的1.5倍,高度為本身寬度的1/2,落槽深度為地栿高度的1/10。按清工部的規定,地栿的高度為望柱高度的1/9。

歷史演變:

地栿的做法源於早期原始建築的栽柱基礎形式,後逐漸發展為唐宋以前大木結構中的一種柱腳構造做法。早期建築的柱腳構造做法中,地栿是栽柱基礎多用的一種條形基礎形式。

隨著栽柱做法的消失、柱腳上移至地面,地栿逐漸演變成為明地栿的形式。目前所存唐以後實例包括甘肅敦煌慈氏塔和敦煌莫高窟第454窟的精舍營造圖等。

綜上所述,地栿不僅是古代建築中的重要構件,其歷史演變和構造特點也反映了中國古代建築技術的發展和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