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拔野古

拔野古,也被稱為拔野固或拔曳古,是隋唐時期的一個部落名稱。這個部落主要分布在今天的克魯倫河和海拉爾河北部的邊界地區,其活動範圍廣泛,覆蓋了漠北地區,方圓千里。拔野古的東鄰是仆骨部,而西邊則與黑龍江境內的靺鞨諸部相鄰。據記載,拔野古的戶口數為六萬,士兵約有一萬多人。他們的居住地擁有豐富的牧草資源,盛產良馬和精鐵。拔野古人以捕獵為生,很少進行耕種,他們經常乘著木筏在冰上追逐鹿群。在風俗習慣上,拔野古人與鐵勒人相似,只是在語言上有所區別。

在唐朝的歷史中,拔野古有著重要的地位。貞觀三年(629年),拔野古聯合回紇、阿跌、同羅、仆骨等部叛離突厥,歸順了薛延陀,並向唐朝遣使入貢。貞觀二十一年(647年),唐朝消滅了薛延陀後,在薛延陀的故地及其屬部設定了六府七州,其中拔野古被設定為幽陵都督府。

此外,拔野古也是唐朝時期回紇族的姓氏之一,被稱為拔也姓,源於回鶻族。這個姓氏以部落名稱為氏,拔也氏也被稱為拔野古氏、拔野固氏、拔曳古氏。

歷史上,巴爾虎的古稱「拔野古」最早見於突厥闕特勤碑上。《隋書》稱之為「拔野固」,而《新唐書》和《舊唐書》等則稱之為「拔野古」、「拔也古」等。這些記載展示了拔野古在歷史上的多樣性和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