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是可忍孰不可忍典故

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典故發生在春秋時期,具體背景如下:

時代背景:春秋時期,魯國出現了權臣季氏,其權勢極大,甚至敢於挑戰魯君的權威。

事件經過:季氏在家中舉行宴會時,使用了只有天子才能享用的八佾之舞,即六十四人的大型舞樂隊。這一行為嚴重違反了當時的禮制和等級制度,因為按照周禮的規定,只有天子才能使用八佾,諸侯六佾,卿大夫四佾。季氏的這一行為是對周禮的公然挑戰,也象徵著他對魯君權力的覬覦。

孔子反應:孔子聽聞此事後,憤怒地表示:「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這樣僭越禮制的行為都可以容忍,那麼還有什麼不可以容忍的呢?孔子的話反映了他對季氏行為的不齒和對周禮被破壞的痛心。

後果:季氏的行為不僅是對周禮的破壞,也是對魯君權力的公然挑戰。這一事件加劇了魯國內部的權力鬥爭,最終導致魯君的權力進一步被削弱。季氏的權力達到頂峰,甚至有段時間實際上掌握了魯國的政權。

總結:「是可忍孰不可忍」這一典故深刻地反映了孔子對於禮制的尊重和對秩序的維護。這句話不僅是對季氏僭越行為的譴責,也成為了後世表達對極端行為無法容忍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