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朝三暮四的成語故事

朝三暮四是一個成語,來源於《莊子·齊物論》。這個成語最初指的是施詐於人,但轉眼又變卦反悔的行為,現在多用來形容人的言行反覆無常,不穩定。

這個成語的起源故事是這樣的:

戰國時期,宋國有一個養猴子的老人,他在家中的院子裡養了許多猴子。這個老人每天早晚都給這些猴子們食物,並投以栗子。但老人對這群猴子說,早上給三個栗子,晚上給四個栗子,猴子們都覺得不公平。於是老人就改成了早上給四個栗子,晚上給三個栗子。猴子們紛紛拍手叫好。

這個故事中的老人就是朝三暮四的成語的起源。後來,這個故事被廣泛傳播並流傳至今,人們就用“朝三暮四”來形容那些反覆無常、不守信用的人。同時,“定盤星”也被用來形容事物的標準或基準,因為猴子們最初不知道栗子的數量,所以很難確定標準,這也成為了成語的一部分含義。

總之,“朝三暮四”這個成語告訴我們,人們應該珍惜眼前的利益和承諾,不要輕易改變自己的言行和承諾,以免引起他人的不滿和反感。同時也要避免做出類似於養猴人那樣的人云亦云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