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格致學

格致學,即物理學,是研究物質結構、物質相互作用和運動規律的自然科學。在1900年以前,中國譯述西方物理學著作沒有採用「物理學」的譯法,而是多譯為「格物學」或「格致學」。例如,1879年美國人林樂知將羅斯古編寫的一本物理書翻譯成漢語並命名為《格致啟蒙》,其中第二卷為格物學;1883年美國傳教士丁韙良也將一本物理書譯為漢語,名字為《格物測算》。另外,國內1886年有譯著《格致小引》,1889年又有《格物入門》出版。洋務運動時期新設的20 多所洋務學堂都開設了自然科學的課程,也創辦有《格致彙編》等雜誌,雖然沒有形成氣候,構建為一個新的學科,但打開了「格致學」紮根中國的通道。辛亥革命時期,一些有見識的學者如蔡元培、王國維等都一致同意把格致學改稱理學,這相對科學,更易為社會所接受,客觀上促進了自然科學的傳播。2002年4月在北京召開了中國近現代科學技術回顧與展望國際學術研討會,會上仍有學者認為將「physics」譯為「物理」不如譯為「格物」或「格致」更符合漢語文化。但是「物理學」一詞畢竟被中國人所逐漸接受,1902年京師大學堂在格致科下設物理學課目,1912年改格致科為理科,下設物理門。同年金陵大學設物理學課目,1918年商務印書館出版了由陳幌編寫的《物理學》,這是第一本國人命名為《物理學》的「physics」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