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為什麼叫驚蟄

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通常在每年的3月5日或6日,當太陽到達黃經345°時交節。這個節氣反映了自然界生物受節律變化影響而萌發、生長的狀態。在驚蟄時節,陽氣上升、氣溫回暖、春雷乍動、雨水增多,萬物生機盎然。驚蟄對農耕生產具有重要意義,因爲它是古代農耕文化對自然節令的反映。

“驚蟄”這個名字的由來與古代的觀察和習俗有關。在驚蟄之前,天氣寒冷,許多昆蟲和爬行動物處於冬眠狀態。到了驚蟄時節,天氣轉暖,這些蟄伏在地下的生物開始甦醒並出土活動。春雷的響起被認爲能夠驚醒這些冬眠的生物,因此得名“驚蟄”。

歷史上,“驚蟄”原名爲“啓蟄”,意爲啓動蟄伏的生靈。西漢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漢武帝將其改爲“驚蟄”,以避免與其父劉啓的名字同音。東漢元和二年(公元87年),張衡改變了節氣的次序,將“驚蟄”從第四個節氣移到了第三個節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提到:“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爲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這進一步解釋了“驚蟄”的含義,即春雷驚醒蟄伏的生物,使它們從冬眠狀態中復甦。

綜上所述,“驚蟄”這個名稱來源於古人對自然現象的觀察和理解,以及與之相關的農耕文化和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