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物候日期

物候日期是指生物或非生物出現的物候特徵現象的日期。這些現象包括動、植物隨季節變化而開始或終止出現的某種生命活動現象。物候日期可以分為三種類型:

物候始日:群體中首次出現某一物候相的年、月、日。

物候盛日:群體中某一物候相最盛出現的年、月、日。

物候終日:群體中某一物候相不再出現的年、月、日。

物候日期的觀測對動植物的生長、發育現象出現時日的觀測有重要參考價值。例如,小麥、棉花、玉米、大豆的作物的播種、分櫱、拔節、抽穗、灌漿、成熟的平均日期,以及桃、李、杏、梨、蘋果等的發芽、展葉、開花、結實、果熟的日期,都可以通過物候觀測來反映。

物候日期的變化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緯度和海拔高度、經度、溫度、地形、大氣環流和洋流等。例如,隨著緯度和海拔高度的增高,植物物候日期在春季後延,在秋季則提前。而物候日期隨經度的改變主要表現為隨著離海岸距離的增加而發生有規律改變。此外,物候日期還有一定的周期性波動,目前發現與太陽黑子有關。

在中國傳統節氣中,春、夏、秋、冬四季的物候日期各有特點,例如春天的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夏天的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秋天的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冬天的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物候這個詞由兩個字組成,「物」泛指天地萬物,有生物,也有自然現象;「候」有兩層意思,一是物呈現出狀態,如蛙鳴、雷鳴等,二是時間單位,每節分為三候,每候約為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