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簨簴

簨簴(讀音:sǔn jù)是一種漢語詞語,它有兩個主要含義:

基本含義:簨簴即簨虡,是古代用於懸掛等樂器的架子。這個架子由橫梁(簨)和兩側的立柱(簴)組成。在《孔子家語·曲禮公西赤問》中有提及。

詳細解釋:

橫梁:稱為簨,通常用鱗片裝飾。

立柱:稱為簴,通常用蠙蠣、羽毛等裝飾。

清代簨簴的構成:

橫向三簨,下二簨用於懸鐘,兩層各八枚。上簨兩端刻有龍首,不掛鍾,其上插五隻金鸞,龍首與金鸞都銜有五彩流蘇。

縱向二簨,主要起支柱作用,與橫向三簨相連。

縱簨下端的伏獅與,用於承載和穩固整個結構。

表面通常用金塗飾,以增加其美觀性和穩固性。

歷史引用:

《孔子家語·曲禮公西赤問》中提到:「琴瑟張而不平,笙竽備而不和,有鐘磬而無簨簴。」王肅註:「簨簴可以懸鐘磬也。」這表明簨簴在古代音樂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通過以上解釋,我們可以看到簨簴不僅是古代音樂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古代建築藝術和工藝美術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