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蚊科特徵

蚊科昆蟲(Culicidae)是屬於雙翅目(Diptera)長角亞目(Nematocera)的一科,刺吸式口器、狹長翅脈、體表覆蓋鱗片以及完全變態的生物學特性而著稱。蚊科昆蟲的體形通常較小,翅膀狹長,呈灰褐色、棕褐色或黑色。它們的頭部有複眼和觸角各一對,觸角上生有輪毛,喙一根,較長,為刺吸式口器。胸部分為前胸、中胸和後胸三部分,僅中胸發達,生有一對翅膀和三對足。足細長,上有鱗片構成的黑白斑和環紋,是分類的重要依據。

蚊科昆蟲的口器形成突出在頭前的長喙,喙的外鞘由背面縱裂的下唇所形成,鞘內包含由上唇、上齶、舌和下齶演變而成的六根口針。大多數種類的雌蚊口針發達,適於刺吸血液,而雄蚊的口針則退化。蚊科的成蟲在黃昏及夜間活動,其中雄蚊以花蜜和植物液汁為食,而雌蚊除了吸食花蜜和植物液汁外,還會刺吸動物的血液,包括人類和其他哺乳動物、鳥類、爬蟲類及兩棲類等動物。

蚊科昆蟲的一生包括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階段,前三個階段生活在水中,而成蟲則在陸地上生活。幼蟲以懸浮的或附著的微小生物以及其他有機物為食,蛹不食但能活動。雌蚊吸血後,離開宿主,尋找合適的場所棲息,等待胃中的血液消化和卵巢發育成熟。蚊科昆蟲廣泛分布於全球各地,除了南極洲外,各大洲均有分布。

此外,蚊科昆蟲中有些種類是瘧疾、絲蟲病、黃熱病、基孔肯雅病、登革熱、流行性乙型腦炎、多種馬脊髓腦炎等的傳播媒介。因此,它們對人類健康構成嚴重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