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關於端午節的故事

端午節的傳說故事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與愛國詩人屈原有關的故事: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卻遭到了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最終被貶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過程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端午節也是為了紀念屈原而來。

在屈原流亡時,秦國為滅楚國,召喚他的弟子宋玉和唐勒等人。不料此舉遭到百姓反對,他們擔心秦國真的統一了之後,百姓自身的生活會變得苦不堪言。於是他們來到汩羅江邊,將粽子扔進江里以驅散江中的魚群,而龍舟則用於在驅散魚群的同時與魚群進行鬥爭。當屈原快要投江的那一刻,人們才知道他即將去世,紛紛趕來救援。但是已經來不及了,人們為了紀念他,將每年的五月五日這一天稱為“端午”,意思是“端陽”之日。後來在這一天人們包粽子、賽龍舟、掛艾草、喝雄黃酒來紀念屈原的愛國精神。

此外,關於端午節還有很多其他的故事,比如曹娥救父的故事、伍子胥的傳說等。這些故事在不同的地區和族群中流傳下來,逐漸演變成現在的端午節慶祝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