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皮行

"皮行"是指江湖上那些遊走於各地的醫生或賣藥的人,包括游醫和江湖郎中這個詞彙的來源與滿族人信奉的薩滿教里的巫醫有關,巫醫在治病時敲擊皮鼓,因此「皮鼓」成為了巫醫的身份代表。滿清進關後,江湖上逐漸將那些江湖郎中、走街賣藥和跳大神的人統稱為「皮行」。

在中國歷史上,游醫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時代。在那個時代,巫醫並行,而游醫的存在是肯定的。隨著時間的推移,游醫在醫療領域中的地位逐漸被認可,扁鵲華佗等醫學大師被視為游醫的「祖師」。

游醫與那些走街串巷的手藝人如貨郎、篾匠、箍匠等沒有本質區別,他們都是居無定所,到處遊走,做事後拿錢走人。不同的是,他們各自有各自賴以吃飯的貨品或手藝,而游醫的貨品或手藝是真還是假,則另當別論。

在醫療機構發展的歷史順序中,游醫是最早出現的醫療形式,隨後才有藥鋪的坐堂醫生和獨立開診所行醫的中醫師。至於西醫,直到十九世紀中葉才出現在中國,這位醫生雖然是從英倫三島遠道「游」來的,卻不能算是本土的游醫,而是在武漢最早工作的西醫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