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重拙大

"拙大"是中國古代詞論術語,最初由清代詞人況周頤提出。況周頤在《蕙風詞話》中提到:「作詞有三要,曰重、拙、大。」。這三者分別代表了不同的美學要求:

重:指的是詞的意境沉著、深厚,強調真情實感的蘊育和理論抱負的寄託。它體現了一種深沉厚重的內在氣韻,而這種氣韻並不依賴於字句的華麗,而是通過詞的整體氛圍來傳達。

拙:指的是詞的語辭質樸、真率,體現了一種樸素自然之美。這種自然美與人為雕琢的工巧美形成對比,實際上是一種高超的技巧,即「大巧若拙」。

大:指的是詞的意境開闊、托旨深遠,強調詞的整體博大、精深。它既體現在內容上的含義寬廣、托旨遠大,也體現在形式上的不假雕琢,展現了一種大氣魄、大手筆的風格。

這三大要素共同構成了況周頤的作詞美學思想,強調了在創作中追求沉著、樸素和廣闊的意境。這種思想不僅適用於詞創作,也對後世的文學批評和藝術審美產生了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