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上計

上計是古代中國的一種官員考績制度,始於戰國時期。這種制度要求地方官員定期向中央呈報施政情況,作為官吏考課的依據。上計的內容包括統計簿冊,如倉庫存糧數、墾田和賦稅數、戶口數以及治安情況等。每年年終,地方長官和重要官吏需將一年的預算數字寫在木券上,送至國君處,國君將券剖分為兩,由國君執右券,臣下執左券。至年終,臣下需至國君處核報,國君可以操右券來責成臣下。上計由國君或丞相親自考核,考核結果不佳的官員可以當場收璽免職。此外,上計吏還可以向國君推薦人才。

秦漢時期沿襲了戰國時期的上計制度,作為考核行政系統官員的具體辦法。漢制規定,郡縣每年年終將管內的戶口、錢穀、盜賊之數上報於上級官府。縣令長上計於郡國守相,郡國守相上計於丞相。縣令長受守相的考核,而守相則由丞相課其殿(下等)最(上等)。上計吏可以就郡國行政向皇帝提出自己的看法,亦有被留任為中央官者。

上計制度的建立也意味著中央對地方財政控制的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