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亡鈇意鄰故事

根據公開資料,《亡鈇》是先秦時期作品,作者不詳。

“意鄰故事”是該作品中的一段內容,原文如下:

人失斧入林覓之,意其斧於鄰。引木觸其斧上,怪發焉。遽往尋之,林果失斧。人失之而不知其所,何況奪人乎?是以人不可以苟無意也。

譯文:

有個人丟失了斧子,懷疑是鄰居的兒子偷了,他看到鄰居的兒子有態度(自信的樣子),心中猜測是他偷的斧子。那人看那個鄰居兒子每每砍樹時都像是在找東西的樣子。就在他想進一步弄清情況時,發現自己丟的斧子在森林裡找到了,是懷疑錯了。(本來自己丟了東西去懷疑別人)這么明顯不合情理,就連最固執的人也不會那樣去想的。(根據以上事情發生的全過程來敘述分析,和葉公好龍有一比)

文中提到,這告訴我們任何事情都應考慮細緻、認真調查研究事物之間的關係才能得到真相所在,不容猜疑心重從而妄加判斷或捕風捉影不調查研究胡亂猜測隨意推斷和瞎懷疑!也就是(應本著良心,根據自己眼睛所看到、思想所領悟!客觀辦事切不可帶有個人偏見成見隨意揣測揣摩臆斷猜測事情的來龍去脈以達事物本身),所以在現實當中也不可隨意對任何人或者任何事物進行猜想。

綜上可知,“意鄰故事”是指某個人丟失斧子懷疑鄰居的兒子偷竊並暗中觀察後發現自己錯怪了鄰居的兒子的事件故事。故事傳達了一個道理:人們不能盲目猜疑別人而失去對事情真相的認知能力,應當從實際出發多角度客觀細緻地去思考分析事情的前因後果再做結論。這是一個值得我們學習的價值觀和社會理念故事情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