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古人如何起名

古人起名時遵循了以下原則和方法:

五法。包括“有信”“有義”“有象”“有假”和“有類”。其中,“有信”指根據先天特徵如手掌紋路或胎記命名;“有義”指取有吉祥寓意的名字;“有象”是根據外貌特徵命名;“有假”是通過借用外物名字命名;“有類”是與父親名字相關的字相呼應。

六避。包括避免使用國家、官職、山川、疾病、畜牲和器幣等字詞,以避免不吉利的含義。

參考文學作品。從詩詞歌賦中選取有意義的字詞用於命名,以賦予名字深厚的文化內涵。

天干地支排行。表示孩子在兄弟姐妹中的出生順序,如甲山、乙順等。

使用特定字詞表示排行。如伯、仲、叔、季或數字表示,如孔子字仲尼,表示他是家中的第二個兒子。

以節令或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命名。如秋分、春花等,特別適用於女性。

以體重或特殊外貌命名。如孔子的名字“丘”,反映了其頭頂的特殊形狀。

以冠亞排名或賤名法。使用低賤的名字,如阿貓、狗剩,以便於孩子好養活。

以五行命名。根據五行(金、木、水、火、土)理論來命名。

這些方法反映了古人對名字的重視和對美好寓意的追求。隨着時間的發展,命名習俗也有所變化,如現代更傾向於使用《左傳》中記載的“五法六避”原則來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