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地球是如何形成的

地球的形成始於太陽星雲的收縮,直到恆星爆炸爲止。在引力作用下,大星子吞併附近的小星子,星子聚集成行星胎,然後再增生而形成原始地球。同時,太陽星雲中含有不易揮發的固體塵粒,這些塵粒相互結合,形成越來越大的顆粒環狀物,並開始吸附周圍一些較小的塵粒,從而使體積日益增大,逐漸形成了地球星胚,地球星胚在一定的空間範圍內運動着,並且不斷地壯大自己,最後形成了原始地球。

原始地球形成之後,地表溫度慢慢升高,表面物質開始熔化,這些熔融物質類似火山岩漿,覆蓋在地球表面。隨着岩漿覆蓋面積增大,其中的揮發性物質逸出,形成原始大氣。這種大氣以水和碳酸氣爲主要成分,氣壓是現在的一百多倍。後來,大氣溫度下降,大氣中的水蒸氣變成了水,降到地面形成了原始海洋。地球的地核是鐵集聚於地心形成的,形成內核後,較輕的物質漂浮到地面,冷卻後行成地殼,最後地球就形成地核、地幔和地殼的分層結構,又逐漸演化形成地球的水圈和大氣圈。

此外,還有不同的地球形成學說,如分出說、捕獲說、共同形成說等。現代起源理論還認爲,地球是在太陽系外形成的,在距今5億年以前,被太陽捕獲,地球開始有了陽光,生物爆發式出現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