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墨菲定理是什麼

心理學效應

墨菲定律是一種心理學效應,最初由美國的一名工程師愛德華·墨菲(Edward A. Murphy)在1949年提出。這個定律也被稱為墨菲法則或墨菲定理。其核心觀點是,如果事情有可能出錯,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墨菲定律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任何事都沒有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指的是問題或任務可能比預期的要複雜或困難。

所有的事都會比你預計的時間長:意味著完成任務所需的時間可能會超出預期。

會出錯的事總會出錯:意味著如果某件事情有可能出錯,它就會出錯。

如果你擔心某種情況發生,那麼它就更有可能發生:指的是如果擔心某件事情會發生,它就更可能發生。

墨菲定律在數理統計中有相應的統計規律支持,即如果某意外事件在一次實驗(活動)中發生的機率為p(p>0),則在n次實驗(活動)中至少有一次發生的機率為P=1-(1-p)n。當實驗次數n趨向於無窮時,pn會越來越趨於1,即成為必然事件。這一結論被愛德華·墨菲套用於安全管理,指出只要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存在,不管可能性多麼小,這個事故遲早會發生的。

例如,如果你衣袋裡有兩把鑰匙,一把是你房間的,一把是汽車的,如果你現在想拿出車鑰匙,你往往是拿出了房間鑰匙。這就是墨菲定律的一個具體體現,即任何可能出錯的事情最終都會出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