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影子腔

影子腔,又稱燈凋、皮影戲、梅花腔,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戲曲劇種,流行於甘肅西和、禮縣一帶。它最早出現於清朝康熙末年,源於民間皮影戲、木偶戲腔調,同時吸收了當地民間小曲、鼓樂、說唱等形式,並借鑑了秦腔、川劇的一些特點,逐步形成了風格獨特、適宜山區演出的「山戲」影子腔。

影子腔的音樂結構介於板式體與曲牌連綴體之間,其板路唱腔沒有秦腔嚴謹系統。在音樂伴奏上,不是由鼓師指揮,而是以鑼開頭,文樂以三弦為主,四弦包音。影子腔的行腔咬字採用當地方音,旋律較接近民間小調,悠揚婉轉,鄉土氣息非常濃郁。所用的曲調分為「花音」和「苦音」兩種,「花音」明快、開朗、歡悅;「苦音」壓抑、抑鬱、低沉。最突出的是有形成其獨特風格的「冒腔」,即在唱詞告一段落處,一人唱,滿台和。

歷史上,西和影子腔有專門進行演唱的皮影戲班,如石堡包集村、稍峪白楊樹村、洛峪康河等村的戲班。近年在稍峪白楊樹村影子腔老藝人楊雙才家發現了自明萬曆年間至道清道光年間的影子腔手抄本37部,引起國內外文化藝術界極大關注,充分證明了影子腔流行歷史的久遠。

20世紀50年代以來,西禮劇團編排了多部影子腔現代及歷史劇《一場鬥爭》、《碧血西城》等,參加甘肅省建國十周年獻禮演出,受到專家和觀眾高度評價。從此,影子腔成為甘肅戲劇舞台上的一個重要戲種,先後創作劇本30多個,以樸實清新的表演風格和濃郁的地方特色受到觀眾的喜愛和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