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本末倒置小故事

本末倒置的故事源自於宋朝的時候,有一個叫做朱熹的人,他曾經講學的過程中舉過一個例子。

當時,一個學生向他請教關於讀書方法的問題,朱熹回答道:“讀書需要注重細節,但也不能忽略大體,就好比畫圖,應該先勾勒出輪廓,然後再填補細節,這樣就不會把重要的事情給忽略掉了。”

這位學生聽了朱熹的話後表示贊同,並詢問該如何理解朱熹的比喻。朱熹笑了笑,從桌子上拿起一根蠟燭和一個燈籠,將燈籠內的蠟燭放到燈籠的裡面去。結果燈籠內的光線就被打亂了,看起來有些模糊。朱熹問學生:“你看到這個情況是什麼感受?”學生回答道:“燈籠都變成了糊塗的樣子。”

這個故事也寓意著事情有本末輕重,如果把問題都給混淆了,不僅找不到問題在哪,還容易讓人不知所措,出現把燈籠變成糊塗樣的狀況。也意味著看事情時要抓住主要的,重要的不要只關注次要的,看亂了重要性的先後順序。因此人們常用本末倒置來形容把事物的順序、主次顛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