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混沌起源于哪里

中國

餛飩,起源於中國的一種傳統麪食,最早見於西漢時期,公元前2世紀。西漢文學家揚雄在其文集《方言》一書中首次提到了“飩”這個名稱,將“飩”界定爲一種“餅”,但與普通的麪餅不同,餛飩在製作過程中會在中間包裹或夾入豬肉等食材餡料。這是有關餛飩這個詞的最早文獻記載。由此可以判斷,餛飩應該誕生於中國,且其歷史最早可以上溯到西漢時期。

另外,還有一種說法認爲餛飩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的華北地區,當時被稱爲“渷沌”,意思是一種密封的包子。據說當時有一位名叫渷沌的廚師,爲了給吳王做出新穎的食物,就用薄麪皮包上肉餡,煮熟後呈半月形,吳王大爲讚賞,就以他的名字命名了這種食物。後來渷沌又被改寫爲“餪飩”,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餛飩”了。

需要注意的是,“混沌”在這裏指的是食物“餛飩”,而非混沌理論。混沌理論最早是由美國數學家、氣象學家愛德華·諾頓·洛倫茨(Edward Norton Lorenz)提出的,1961年,洛倫茨嘗試運用計算機程序建立模擬大氣中空氣流動的數學模型。在一次執行過程中,他輸入了精確度只有小數點後3位的初始值(該數值的正確值達到小數點後6位),發現運算結果與之前的結果完全不同。洛倫茨意識到:自己的數學模型對初始值非常敏感,即初期某一箇數的微小變化,會影響到最後的結果,並可能發生根本性的差異。這也就是天氣系統變幻莫測,幾乎無法精確預測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