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滴水不漏故事

滴水不漏的出處是:宋朱熹《九曲棹歌·五曲山》:“朝斗旋虛只頃刻,直得精神都汗落,何妨滴水不漏遺。” 意思是在一轉眼間就把宴席上的酒都喝乾,還恐怕有點滴酒不剩的意思。後來就用“滴水不漏”形容說話或行動非常嚴密,一點兒漏洞也沒有。

故事內容是:清朝乾隆皇帝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特下令修撰《四庫全書》,召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文人才子,參與修書、抄書。在眾多參與修書的才子中,有一個名叫董浩的主筆,此人非常善於察言觀色乾隆皇帝,而且做事十分謹慎、周到。四庫全書館建成後,書中的各項工作相繼開展了起來。浩繁的繕寫、裝幀、校對等工作都非同小可。每一個環節都不能有半點差池。其中,“繕寫”是書成的主要程式之一,工作難度較大,要解決不少技術問題。一些年老的繕寫員視力減退,效率降低;有的因為身體衰弱,字跡潦草,甚至有人故意塗鴉,使書籍的繕寫工作幾乎陷於停頓。這時,董浩站了出來,他為乾隆皇帝獻上了一條重要的提議:“嚴懲不如意者。”這樣一來,那些字跡潦草或故意塗鴉的繕寫員便望而生畏了。書成之後,許多繕寫員都對董浩心悅誠服。

以上就是滴水不漏的故事梗概,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事要嚴謹、周密,不能有任何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