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登鸛雀樓故事

《登鸛雀樓》是唐朝詩人王之渙的一首佳作。此詩前兩句寫的是自然景色,但開筆就有縮萬里於咫尺,使咫尺有萬里之勢;後兩句寫意,寫得出人意料,把哲理與景物、情勢溶化得天衣無縫。詩人受大自然震撼的心靈,悟出的是樸素而深刻的哲理,能夠催人拋棄固步自封的淺見陋識,登高放眼,不斷拓出愈益美好的嶄新境界。此詩一共只有四句,其意境雄渾壯闊,詩人的胸襟氣概也顯露無遺。

故事發生在公元7世紀初,王之渙登鸛雀樓時,恰巧碰上山西的兩位名士薛某、姚某,於是他便將薛某所贈的美人圖掛在牆上,並即興賦詩:“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王之渙才氣橫溢,為人又爽直好客,三尺童子都知道他是當代的“詩神”,所以這三位山西名士一經宴會,當地名人名士便如潮水般湧來。 這四句詩引起了大家極大的興趣。傳說河南某縣丞想和王之渙攀關係、抬高自己身價,於是對人說:“我縣太爺曾聽過大人您作的這首詩。”

這個故事流傳甚廣,也說明這首詩的藝術魅力。王之渙在山西的詩名很大,當時就有人編造了這樣的故事來提高他的威望。但是這個故事並不符合歷史事實。因為王之渙是河東人(今山西永濟),當時不可能在洛陽做縣丞。這個縣丞造假也是出於一種好勝心理,借攀附名人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這反映出那個時代文人的浮躁和淺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