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看竹的典故

「看竹」的典故源自晉代名士王徽之(王子猷)的一段軼事。王徽之是晉代著名的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以其卓爾不群的個性和對竹子的深厚情感而聞名。以下是「看竹」典故的詳細描述:

典故背景:王徽之對竹子有著特殊的喜愛,他曾在多個場合表達了對竹子的深情。例如,他曾寄居在別人的空宅中,要求種植竹子,並宣稱「何可一日無此君」。

典故故事:有一次,王徽之聽說吳中有一位士大夫家中有好竹,便前往觀賞。他直接讓轎夫將轎子抬到宅後的竹林中,自己在竹林下欣賞,忘記了拜訪主人的禮節。主人得知後,雖然失望,但因王徽之的名士身份,決定考驗他是否真的痴迷於竹子,於是命令僕役鎖上門不讓王徽之出去。王徽之無法出去,才想起未曾拜訪主人,於是回到客廳與主人相見,兩人因竹結緣,成為風雅好友。

典故意義:「看竹」典故反映了王徽之不拘小節、率性而為的性格,以及他對竹子的深厚情感。這個典故後來被用來形容名士不拘禮法、追求自然美的風範。同時,「看竹」也象徵著文人雅士對高潔品格的追求和對自然美的熱愛。

文化影響:「看竹」典故在中國文化中有著深遠的影響,成為後世文人墨客吟詠的對象。例如,唐代詩人劉長卿在《春過裴虬郊園》中寫道:「聽鶯情念友,看竹恨無君。」。這句詩反映了文人對於竹子的喜愛,以及對友情的珍視。

綜上所述,「看竹」的典故不僅展示了王徽之與竹子的深厚情感,也反映了中國古代文人雅士追求自然美和高潔品格的文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