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菩薩行故事

《菩薩行故事》是199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景元。

《菩薩行故事》主要內容:本書是一部研究佛教大乘菩薩行的專著,作者以佛經原文為依據,結合中國佛教界對菩薩行的闡釋,系統地介紹了菩薩行的基本理論、實踐方法及其在佛教發展中的演變。全書共分五章,作者通過對佛經的分類摘引、詮釋及作者個人的闡述,展現了菩薩行理論和實踐的全貌。全書引經據典豐富,結構合理,文字流暢,對於了解佛教大乘菩薩行頗有裨益。

本書所講之菩薩行是依於“五十三參”之文而成。佛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而未言說,大家都不知如何回答。此時,摩訶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佛說:“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這就是禪宗初祖之傳授。佛又對眾弟子說:“我有《法華》三昧,名隨喜,汝好持此法華三昧。我滅度後,摩訶迦葉當承此法華三昧為大眾說。”這就是禪宗的傳承和禪宗的修行方法。

佛滅度後,釋迦弟子們各據自己的根機而修學不同的法門:上根的人歸心大乘念佛法門,乃至中間根機的人亦以此法而為歸趣;而諸菩薩求佛種不斷者或發菩提心者及凡夫一切趣生者亦應當求入佛門。《無量壽經》上云:“於一切處無所行心……以淨菩提心而為上首。”這就是說一切菩薩都要發菩提心,都要以菩提心為上首。菩提心就是大悲心和上求佛道之心。菩提心是菩薩行的根本。《華嚴經》云:“菩提心是諸佛之母。”故菩薩修行要以菩提心為基礎。菩薩行是大乘佛教中最高尚最純潔的修行方法之一。發菩提心的人不但要修行自利還要修行利他;不但要修福還要修慧;不但要為來世修行還要為現實利益眾生而修行;不但要成佛還要利益眾生。《大智度論》云:“一切善法都無所得。”也就是說修行者要在一切善法中做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這是很難的。所以釋迦弟子中有各種不同的說法:有外道、有天乘、有聲聞乘、有緣覺乘、有大乘等。其中大乘菩薩道是佛教中最殊勝的法門。

菩薩行有種種不同的方法:有六波羅蜜、四攝法、四無量心、十波羅夷法等。本書所講之菩薩行主要是以六波羅蜜為主。《華嚴經》云:“以無盡願攝無盡生。”這就是說菩薩修行要以無盡願攝無盡生。《大智度論》云:“發菩提心……於一切法應無所住而行布施。”菩薩修行是以六波羅蜜為主以一切善法為助緣而修行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的無上菩提道。故《金剛經》云:“無所住而生其心。”故菩薩行是大乘佛教中最高尚最純潔的修行方法之一。故我們應當學習菩薩行來修身養性來利益自己和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