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躲午

躲午」是中國北方端午節期間的一種傳統習俗,其主要目的是為了避邪和保護健康。這個習俗源於古代的一些信仰和傳統,具體可參考如下:

古代認為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惡日,因此這個時期被視為不吉利。特別是五月初五這一天,被認為是極陽之日,容易引發各種疾病和災難。因此,人們相信通過遵循特定的習俗可以避免不幸和疾病。

「躲午」通常指在端午節期間避免外出,特別是避免在午時(即11點到13點之間)外出。這是因為這段時間是一天中溫度最高、濕度最大的時段,容易中暑或生病。

需要「躲午」的人主要包括年齡小的孩童、孕產婦、嬰幼兒以及年老體弱的人。這些人群由於身體抵抗力較弱,更容易受到高溫和疾病的影響。

「躲午」的方式多種多樣,如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過節,或者將未滿周歲的嬰兒送到外婆家等。這些習俗旨在保護家人平安健康,遠離災禍。

這種習俗在許多地區仍然流傳至今,雖然現代社會中許多傳統習俗的意義可能已經有所改變,但「躲午」仍然體現了人們對健康和安全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