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隍壕

隍壕,也被稱為兆溝,是一種古代的防禦設施,主要用於陵墓外,以乾溝的形式存在。它的作用是將整個墓葬群包圍起來,以此來區分墓葬空間與外界。隍壕的橫剖面呈槽形,寬與深通常在3至4米之間。在鳳翔雍城秦公陵園中,隍壕被分為外、中、內三重:外隍壕是整個陵地外的圍溝,中隍是幾座陵墓組成的分陵園的圍溝,而內隍則是某一個陵墓自身的圍溝,有的在四邊均留有缺口通道。在考古發掘中,對隍壕的局部進行解剖,發現了板瓦、筒瓦、盆、罐等殘片。這些發現可以分為雙兆型、單兆型、組合型三種。

根據《說文》段注和《周易·泰上六》虞注的記載,「隍」似乎專為城而言,即指城壕,無水才可稱隍,有水稱池。因此,隍壕雖然沒有水,但與護城河不同,它的主要作用是通過在墓地四周挖出的圍溝來區分空間。在古代,通常用壕溝來表示各種界限,墓地也同樣使用這種圍溝來表示界線。除了「隍壕」外,還有其他定名如「周溝」和「圍壕」,這些名稱雖然有所不同,但共同點都是意在名稱上體現圍溝的作用和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