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tca丙酮沉澱法原理

TCA丙酮沉澱法是一種常用的蛋白質沉澱方法,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形成不溶性鹽:在酸性條件下,三氯乙酸(TCA)能使蛋白質形成不溶性鹽,從而促使蛋白質沉澱。

蛋白質變性:TCA作為蛋白質變性劑,能引起蛋白質構象的改變,暴露出更多的疏水性基團,導致蛋白質聚集沉澱。

分子內部滲透:隨著蛋白質分子量的增大,其結構複雜性和緻密性也越大,TCA可能滲入分子內部,使得蛋白質較難被完全除去。在電泳前樣品加熱處理時,TCA可能導致蛋白質結構發生酸水解,形成碎片。

具體的操作步驟如下:

將粉末分裝於離心管中,加入預冷的10% TCA丙酮和PMSF,渦旋混勻後置於冰上。

使用超聲水浴處理樣品,重複超聲-渦旋步驟多次,以促進蛋白的釋放和沉澱。

將樣品置於-20℃環境下沉澱4小時以上,然後離心分離。

吸出上清液,向沉澱中加入預冷的純丙酮清洗,再次離心。

重複洗滌離心至少兩次,直至徹底除去酸性的TCA以及脂溶性代謝物。

吸淨上清後,將樣品晾乾或使用真空旋轉乾燥設備乾燥。

通過上述步驟,可以有效去除樣品中的雜質,為後續的蛋白質分析或實驗提供純淨的蛋白質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