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泡利方程

泡利方程,也稱為薛丁格-泡利方程,是用於描述帶有自旋1/2的粒子(例如電子)在與電磁場相互作用下的量子力學方程。它在非相對論極限下是狄拉克方程的一個特例,適用於粒子速度較慢,相對論效應可以忽略的情況。泡利方程由沃爾夫岡·泡利於1927年提出,旨在克服薛丁格方程的局限性,後者未考慮到粒子的自旋性質。

泡利方程的廣義形式如下:

動量算符 ( \hat{p} = -i\hbar
abla )

泡利矩陣 ( \vec{\sigma} )

泡利旋量 ( \Psi )

泡利方程的哈密頓算符是一個2 x 2矩陣算符,類似於帶電粒子在電磁場中的經典哈密頓算符,但後者沒有考慮到自旋。泡利矩陣可以從動能項中移出,簡化方程的處理。

實驗上,泡利方程與施特恩-格拉赫實驗密切相關,該實驗展示了原子在磁場中的自旋取向。泡利方程能夠解釋原子如何獲得特定的自旋取向,例如流過不均勻磁場的銀原子。此外,它也在反常塞曼效應中起到關鍵作用,導致磁場中譜線(對應到能階)的分裂。

泡利方程在量子力學中扮演著中介角色,它既非完全的非相對論性,也能夠描述自旋相關的行為,介於薛丁格方程和狄拉克方程之間。薛丁格方程是非相對論性的,無法描述自旋;而狄拉克方程則完整地考慮了相對論效應,可以描述自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