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清明節由來故事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清明節的名稱還源於中國農曆24節氣中的清明節氣,冬至後第106天就是清明節氣。在清明時節,春天已經來臨,天氣晴朗,四野明淨,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

關於清明節的來歷,還有一個感人的故事。傳說春秋時期的晉公子重耳為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流亡途中又累又餓,隨臣介子推割下自己大腿肉煮湯給重耳吃。後來重耳做了國君,封賞所有跟隨他流亡的臣子,卻唯獨忘了介子推。當重耳想起介子推時,介子推已經背著老母親躲進了綿山。重耳便派人去尋找介子推,並傳令,誰能找到介子推,就高升一人做官。但是當他們找到了介子推時,介子推不願意出來為官。由於綿山陡峭崎嶇,為進山找到介子推幾乎要一年的時間。在介子推帶母親死活不見的窘迫之際,放火燒山一一把介子推和他母親逼了出來。左右一片屠殺之聲,只剩下燒的一縷素魂來到重耳跟前,他對重耳說:“不能這樣無情的對待臣下”。為了紀念介子推而將這一天定為清明節。

以上就是清明節及其起源和傳說故事的相關介紹,如需更多信息可以查閱相關文獻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