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爭先恐後的成語故事

爭先恐後的成語故事

古時候,楚國有個才智出眾的人,名叫優孟。他為人忠厚,很受楚莊王的信任。

楚莊王有個心愛的小兒子,叫孫叔敖。孫叔敖長大以後,做了楚國的大臣,做了官,做了官後,他非常孝順父母。他為了讓父母安度晚年,就向莊王辭官,回家奉養雙親。莊王很不捨得讓他走,但孫叔敖執意不肯。

優孟聽說這件事後,就馬上去見莊王,說:“如果大王想讓孫叔敖再回來,我能夠做到。”莊王很吃驚:“你有什麼辦法?”優孟說:“假如大王把他召回,用好的官職好的待遇來供養他,像對待子爵一樣對待他,這樣可以嗎?”莊王說:“完全可以。”於是優孟就準備了絲帶、冠帽、官服和印綬等皇帝用的行樂用品,把這些東西做成模型,並把孫叔敖的像畫在上面。

過了一段時間,莊王果然派人把孫叔敖接回來。孫叔敖回來後,莊王用優厚的待遇來奉養他。但是孫叔敖已不願再做官了,於是他就到山裡去隱居了。優孟穿上孫叔敖的衣服,戴上他的帽子,整天在寢宮裡模仿孫叔敖的神態和聲音。他學得太像了,連莊王都差點兒被他騙了。於是有一天就傳旨賜給優孟一件金縷玉衣,以便讓他改頭換面出來活動。

這時楚國的令尹(宰相)又想讓優孟來替代自己。但是優孟並沒有馬上同意。他說:“請讓我考慮一下。”然後他就用一塊白布做了一套喪衣,每天早晚哭吊孫叔敖。他還到處宣揚說:“孫叔敖為楚國的大事操勞了一輩子,死後還受到這樣的冷遇。我寧願做一個窮人,守著先人的墳墓,也不做這種忘恩負義的官。”接著他又說:“我寧願做個小小的門客。”優孟說這話已不是一天兩天了。但一些貴族大臣聽了很不舒服,反而覺得他是個高尚的人。莊王聽了優孟的回答後也很受感動。後來,楚莊王就親自登門拜訪優孟並向他道歉說:“我不該重用那些阿諛奉承的大臣而冷落了你這樣忠直的人。”於是他就把楚國的一切大權都交給優孟管理了。

優孟為報答楚莊王的知遇之恩,就用木頭刻了孫叔敖的像放在宮中供人瞻仰。每天前來瞻仰的人絡繹不絕。莊王知道了這件事後說:“優孟這樣做太過分了。”於是派人去把優孟抓來責問。優孟說:“我這樣做是為了讓後世那些沒有錢財的人有個榜樣啊!”

優孟真是個忠直、善良的人啊!他為了報答楚莊王的知遇之恩,不僅刻像供人瞻仰孫叔敖的遺像,而且還在孫叔敖墓前守喪三年之久。不僅如此他還勸誡那些貪戀權位的人要知足常樂,不要忘記自己的本性去追求那些虛榮的東西。這就是“爭先恐後”的故事由來。這個成語比喻爭著去做一件事而不肯謙讓後手的行為。“爭先恐後”用在市場競爭或競技場上形容人們的爭鬥精神及勇於競爭的氣勢。人們習慣將這句成語用在一件事的前後或較勁、競相做某件事時沒有互相謙讓、追趕之意的語境裡。“爭先恐後”最早見於《戰國策·秦策一》:“有爭氣者;有憂心者;有造福者;有賣國者;有謀替者;有笑罵者;有恥辱者。”在成語故事中也有一個類似的故事叫做“齊人攫金”。

因此,“爭先恐後”這個成語故事告訴我們:在競爭中要懂得謙讓和互相尊重他人的成果;同時也要懂得感恩和回報他人的恩情和付出。這樣才能在競爭中取得更好的成績和收穫更多的成長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