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知音典故

「知音」這一典故源於春秋時期,涉及兩位古代人物俞伯牙鍾子期。伯牙,名瑞,字伯牙,是楚國郢都(今湖北荊州)人,曾任晉國大夫,擅長彈奏古琴。鍾子期則以善於聆聽和理解伯牙的琴音而聞名。

伯牙的琴藝高超,能通過琴聲表達豐富的情感和意境。當伯牙彈奏時,鍾子期能夠準確地理解琴聲所表達的意義。例如,當伯牙的琴音表現出高山的雄偉,鍾子期會讚嘆「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當琴音表現出流水的柔美,鍾子期則會感嘆「善哉鼓琴,洋洋乎若流水。」

鍾子期去世後,伯牙認為世上再無人能理解自己的音樂,便摔碎了琴,斷絕了弦,從此不再彈琴。這個故事後來被廣泛用來比喻彼此非常了解、心有靈犀的知己朋友。因此,「知音」一詞不僅指懂得音樂的人,更廣泛用於形容那些能深刻理解和支持彼此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