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三七二十一典故

"三七二十一"的典故源自戰國時期的故事。當時,縱橫家蘇秦為了實現聯合楚、、趙、韓、魏、燕,共同抗擊秦國的"合縱"主張,受趙肅侯的委託,來到齊國遊說。他對齊宣王說:"齊國土地廣闊,物產豐富,兵精糧足,可以與秦國抗爭。"蘇秦又舉例說:"臨淄城中有七萬戶人家。我私下統計,每戶不會少於三個男子,這樣三七就是二十一萬人。假如徵兵的話,不用到別的縣城去,單是一個臨淄城中就可徵到二十一萬人了。"齊宣一帶年了蘇秦的一番開導後,很贊同他的"合縱"主張,願意聯合別的諸侯國一起抗擊秦國。

這個典故後來被用來形容辦事情和考慮問題時,想當然,不計是非情由和後果。同時,"三七二十一"也被用作譏喻的貶義詞,不顧背景和前提,不認清形勢局面,不顧條件與可能,不問是非曲直,不分青紅皂白,不考慮事物發展的過程與後果,一味胡乾蠻幹愣大頭的同義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