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中國節日故事

中國有許多重要的節日和故事,其中包括:

* 春節。春節俗稱“過年”。春節是農曆新年的第一天,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已超過4000多年的歷史,從虞舜時期興起。春節的起源蘊含著深邃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慶賀新春活動,帶有濃郁的各地地方特色。

* 元宵節。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死後一節)。相傳漢文帝時為驅逐怪獸,每逢元宵節,相聚觀燈。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這一節日在唐代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當時的京城長安是世界文化名城,在皇帝的親自倡導下,元宵燈會規模盛大。

* 清明節。每年陽曆的4月4日或5日是清明節。它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公曆上年的全年都可以作為清明節的法定節假日,始於4月4日間的陰天或雨天。清明節的習俗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

* 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有些地方當屬國家法定假期。關於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艾草和吃“五黃”(即黃瓜、黃鱔、黃魚、鹹鴨蛋黃、黃酒)。

* 中秋節: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中秋節也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中秋節的習俗是“團圓”,人們在這一天通常會回到家中,和家人團聚在一起吃月餅賞月。中秋節的習俗還有祭月、賞月、吃月餅。

此外還有臘八節(農曆臘月初八),龍抬頭(農曆二月初二)、七夕節(七月初七)等許多節日和故事。這些節日和故事都代表著不同的歷史和文化意義,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